待遇更好,武器装备也更好,而且一样参与轮番戍边,所以一直保持着战斗力。

    这时张临说道:“十三爷,这位杨参将,带兵着实有一套,在京营之中亦算是佼佼者!”

    张临之父是京卫指挥使,他本人可以说是在军营里长大,对京营各部实力有客观认识。

    “哦?如此说来……杨仁忠还是个人才!”朱景洪沉吟道。

    既然是人才,那就必须收入麾下,他已经在开始想办法。

    再说此刻战况,前方交手越发激烈,倭寇一方却已是强弩之末。

    随着各卫所军队靠近,他们已成了瓮中之鳖,负隅顽抗也是死路一条。

    看着前方战阵,朱景洪声音低沉道:“传我的话,今日不留活口!”

    …………

    宜兴县城内,养了几天的病,朱景源今日已能下地,这让一帮太子府属官宽心不少。

    站在廊下,抬头看着天空,朱景源惆怅道:“但愿今日决战,能够剿灭倭寇,莫要再有差池了……”

    来到金陵两个多月,他把剿倭这事儿办得稀烂,朱景源又如何能不惆怅。

    这次本打算给老爹露脸,如今这却是露了屁股,回去后还不知被骂成什么样。

    正当朱景源黯然伤神时,高书言疾步从外面进来。

    “殿下,钦差来了!”

    一听是传旨的,朱景源本能的有些腿软,好在左右宦官及时搀扶,才让他没有倒下。

    没过一会儿,一名蓝袍官员领着侍卫仪仗,脚步沉稳进了院子。

    按道理说,钦差来了朱景源该出去迎接,考虑到朱景源的身体状况,这些礼节也都别免掉了。

    “太子殿下,圣上有旨!”

    “臣朱景源,叩问吾皇圣安!”朱景源艰难下拜。

    “圣躬安!”

    说完这话,钦差拿出了黄绢包括的册子,摊开念道:“上谕……”

    “太子身体欠佳,不宜领兵征战,着将调兵剿倭之事,全权交于金陵都司处置!”

    “尔于应天由太医诊治,待痊愈即刻起程回京!”

    “钦此!”

    谕旨内容比较口语化,没有朱景源预想中的谩骂,从始至终都只是简单陈述。

    然而从这里面,朱景源读出了老爹的极端失望,这让他深感自责和无助。

    “太子殿下,该接旨了!”钦差适时提醒。

    “臣领旨,叩谢圣恩!”

    钦差走下台阶,和高书言一起将朱景源扶起,同时说道:“如此,便请太子殿下派人,把金陵都指挥使王全义叫来,正式将剿倭之职移交!”

    “剿倭之事,几日前便交给了金陵都司,今日官军已与倭寇决战!”

    从朱景源兵败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过八天时间,这就又第二次进行决战了?

    钦差有些诧异,于是询问起了情况。

    朱景源没怎么说话,全程是由高书言回答。

    “大捷,大捷……”

    三人谈话之际,却听外边传来呼喊声,很快便有侍卫进来禀告。

    “启禀太子殿下,茅山前线传来消息,剿倭决战大捷……”

    “被围倭寇,已被官军尽数剿灭,无一逃脱……”

    听得此言,朱景源心里松了口气,无论怎么说剿倭办妥了。

    倒是高书言面色微变,心里对朱景洪越发忌惮,只因这两兄弟间反差太大。

    而一旁的钦差,则是满脸的错愕,剿倭进度实在太出乎他的意料。

    只用七八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