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越发的感兴趣。

    甚至想得深些,他反而希望这位能做皇帝,或许便能得到其鼎立支持。

    当然了,这也是赵玉山一闪而逝的想法。

    宦海沉浮多年,让他随时会周全考虑问题。

    莽撞而无学识的朱景洪,着实担不起大明的天下,这是当前大多数人的想法。

    所以众人虽担忧储位之争,认为朱景洪崛起会让局势更乱,但仍以太子和睿王为主要对手。

    摇了摇头,赵玉山将刚才所想抛之脑后,眼下他还有更需要忧心的事,需要周密盘算妥善应对。

    且说朱景洪一行进入殿中,众人排班站定行礼之后,才纷纷肃立当场恭听圣训。

    皇帝威严深重,文武官员皆敬畏交加,此刻跟孩童面见严父差不多。

    倒是朱景洪这正儿八经的儿子,是现场众人里最轻松的。

    “爹……人都到齐了,咱们可以开始了!”

    放下茶杯,皇帝目光冷峻盯向朱景洪,徐徐说道:“怎么……你要教朕做事?”

    朱景洪连忙欠身说道:“儿子岂敢……”

    没再深究下去,朱咸铭缓缓放下茶杯,目光扫向了在场众人。

    此刻大殿之内,有三十多名高级将领,皇帝视线扫来这些人腰又低了几分。

    “刚才你们在乾清门外,已经议论了今日之事,想来你们各自都已心里有数!”

    “古语有云……国家大事,在祀与戎!”

    “朝廷之安危,皆系于武备之强盛,欲得强兵必有优良练兵之法!”

    “上次阅兵,老十三所施新式练兵之法,颇有些可取之处……近日有年轻将领,意欲将此法于军中推行!”

    “今日伱们都到了,便就此时说说看法,都不要有顾忌……有话直说便是!”

    朱咸铭话音落下,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却无一人开口说话。

    “牛卿……你先来说吧!”

    这种皇帝点名的场合,牛继宗被点到的频率极高,对此他也有心理准备。

    “陛下,臣以为……此法确有些可取之处,可练兵之事关乎重大,还是应该慎重才是!”

    听了这些空话,朱咸铭沉声道:“说些实在话,那里有不足,何处有隐患!”

    “比如关于……”

    牛继宗侃侃而谈,御前议事关乎重大,这个时候可不能讲私人感情。

    待牛继宗说完,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柳芳又接着开口,在提意见的同时还反驳了牛继宗。

    就这样,一众将领陆续发言,一时双方辩论不停,支持与反对者交锋不停。

    当然了,在皇帝点名之时,朱景洪也会奉旨发言,专门回答那些刁钻的问题。

    虽然问题很多,但在他思索应对之下,基本都有相对妥当的回答。

    当然了,这对脑力的消耗极大,整场议事让朱景洪疲乏不已,比练武一天都还要觉得累。

    “刚才你们的议论,都是处于一片公心……这很好!”

    “商君变法使秦灭六国,汉独尊儒而扫平匈奴,唯变方能行深致远!”

    “诸卿心忧社稷之安,方对变革深有疑虑,朕心甚慰……”

    “但朕以为,因噎废食绝非明智之举,变革行与不行总得试试才知道!”

    说道这里,朱咸铭严肃而郑重道:“所以朕决定……在北四卫推行变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