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到任何事情,先找一个背锅的出来,是身居高位者的基本操作,黄清这话让一旁的梁潜深以为然。

    正常来说,即使受过苏和热情招待,孙绍祖此时也不会替苏和求情。

    “两位……苏和的女儿,如今正侍奉十三爷!”孙绍祖终究还是出言提醒。

    于是黄清二人被噎住了,接下来也就没提这茬。

    短暂沉默后,梁潜说道:“当务之急,是将情况立刻奏鸣圣上!”

    黄清则补充道:“还得把前线主事大将议定,而后一同奏明朝廷!”

    只要他二人达成一致,就可以临时罢免主帅,并暂时任命新的主帅指挥作战。

    当然了,他们得有正当理由才行,否则事后追查起来,胡乱行权乃是死罪。

    眼下宁焕祥死了,他们已无须将其罢免,可以直接将主帅议定下来。

    目光扫向一侧的孙绍祖,只听梁潜说道:“你先出去吧!”

    这个时候,孙绍祖确实不该留在此地,所以他很自觉的就离开了。

    他当然知道,这两位不可能选朱景洪,最有可能临时接任指挥的人,应是青海行都司都指挥使杨隆山。

    虽然如此,孙绍祖却知道,杨隆山很可能不会同意此任职。

    毕竟宁焕祥堂堂都督同知,皇帝亲封的西北总督,都得借助朱景洪来压服众将,然后堪堪驱使众人听从指令。

    他杨隆山镇不住京营将领,更难让北四卫骄兵悍将服气,总督位置于他而言近乎刀山火海。

    他至少稍微有脑子,就不会接受这一任命,否则一旦西北局势崩坏,杨隆山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孙绍祖退了出去,现在的他不需要再做什么,只等朱景洪回来即可。

    不出他的预料,黄清二人果真议定杨隆山接棒,并派了人往前线将其召回。

    时间来到下午,朱景洪也得到了宁焕祥阵亡的消息,此时他距总督行署有上百里。

    于是朱景洪就坐不住了,带着卫队就往行署赶去。

    同样得知消息的北四位将领们,一个个个内心都活泛起来,认为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所以在朱景洪离开后,他们加快了赶路的步伐,想要尽快赶到行署去。

    北四卫的想着往前迅速赶路,而在前方作战的各部骑兵们,得知宁焕祥死后难免军心动摇,所以不约而同进行了战略收缩。

    各处战场的军队都撤出了战斗,并统一向行署方向靠近,而后各自安营扎寨防备敌军。

    这个时候,各部都保持了最高级别的警惕,以防备准噶尔人可能的偷袭,乃至于是全面进攻。

    三军不可无帅,哪怕心里对宁焕祥有不满,但只要他在总督的位置上,各路大军才有个主心骨。

    而现在,这根主心骨没了,所有人就迫切需要一根新的。

    八月初八傍晚,杨隆山回到了总督行署,而后他很干脆的推辞了任命。

    哪怕黄清威逼利诱,这厮都以才能不足,不敢于担当此重任。

    眼见他态度坚决,黄清二人也不好强逼,只好联名写了奏本,请皇帝另派新任总督来。

    然而天还没黑,行署就收到了几十份军报,原来是准噶尔大军动了起,眼看是要进行一场大战。

    这个时候,退肯定是不可能退的,没有人敢下这道命令。

    可若是打,如今连统兵大将都没有,黄清和梁潜又是门外汉,还真就不知该如何处置。

    “三军不可无帅啊……”梁潜发出了感慨,此时他已处于两难境地。

    黄清此刻也倍感煎熬,和梁潜一样急得跟热锅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