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别说一众将领,连跟在朱景洪身边的人,也还没来得及习惯改口称呼。

    当然了,他的这小小失误,也算是提醒了在场众将,知道一会儿该怎么称呼。

    喊话声落下,一身戎装的朱景洪走进了帅帐,在场几十号将领都站了起来。

    越过众人,朱景洪来到了军帐上首位置。

    “拜见大帅!”众人齐声行礼。

    落座之后,朱景洪取下铁胄,方说道:“免礼,都起来吧!”

    众人这才起身,在朱景洪的示意下坐回了位置上。

    “今晚巡视羽林右卫、骁武左卫,还有蒙古诸部,总的说各部都还不错,只是有些细节还未尽善……”

    “其一,便是蒙古那木部,还是有人乱安营帐,苏和你来解释……”

    朱景洪的目光扫向下方一人,被点到的苏和神色凝重,此时他根本不知如何解释。

    如何安营能够快速迎敌,这都是反复说过许多遍的事,如今又犯只能认罚。

    “臣管束不严,请大帅惩处!”

    “管束不严,伱又严管过吗?这是行军作战,讲究的是军令如山,你的部下……”

    虽说是对事不对人,但被朱景洪训斥起来,那滋味儿也不是真的好受。

    在场多数人都被他骂过,每到这时众人都会心有余悸,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苏和被批了一通,最终极为尴尬的坐了回去,心里已想着回去后如何整肃部下。

    “其二,便是骁武左卫,李顺义你威风啊……”

    被点到的李顺义,便是骁武左卫指挥使,此刻他已走出班列听训。

    一连训斥了好几人,把发现的几个问题点了出来,朱景洪才正式开始了军议。

    他的“参谋”们搬出了地图,上面标注了详细的敌我态势,并有其中一位参谋讲解着。

    今天负责介绍将领名叫冯紫英,其父乃正一品神武大将军、太子太保长宁侯冯唐,五年前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卸任。

    冯唐本有四子,长子早年间随朱咸铭北征战死,次子任京营参将死在轮戍路上,三子在十二年前扈从朱咸铭战死,所以眼下就剩冯紫英这根独苗。

    皆因朱景洪对原著不熟,加之冯紫英未走龙禁卫的路子,所以他俩是最近才认识。

    事实上,冯紫英本也和贾琏一样,前二十来年都是浪荡子弟,每日不是青楼就是梨园。

    冯唐爵位够高不怕败家,加之家中就这一个独苗,所以也没对小儿子严加管束。

    按道理说,冯紫英会一直纨绔下去,事情的转折在贾珍被打断腿。

    他是亲自去贾府看过贾珍,知道贾珍被打得有多惨,于是他就决定不再混日子了。

    所以冯紫英决定投军,被他父亲从皇帝处求了恩典,被补入侍卫亲军做了副千户。

    一个从未投军的人,直接到侍卫亲军做副千户,足可见皇帝对冯唐的体恤。

    冯紫英也确实争气,到了军中努力研习兵法,并向同僚上司多多请教,倒也提升迅速进步极快。

    在朱景洪掌兵时,他抓准时机大胆献策,才有他今日当众宣讲的机会。

    当然了,和他共事得其他几位“参谋”,也都有着各自的传奇经历,他们都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大概过了几分钟,冯紫英介绍完情况自觉退下,此时朱景洪干咳了两声。

    所有人都知道,这位爷马上要发表看法,于是皆屏气凝神静听起来。

    和刚才训人不同,此时朱景洪和蔼了许多,只听他不疾不徐说道:“方才冯千户所言,可见敌军各部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