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毕竟在这世上,真正能跟他掏心掏肺说心里话的,也就只有杨清音一人。

    他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尤其在臣下面前极少事态,也就只在老婆儿子面前表达喜怒。

    “说得轻巧,大明的江山社稷在我肩上担着,我的难处你岂会全知!”朱咸铭又坐了回去。

    “你有难处我知道,可事情本不该如此!”

    “要说麻烦,其实也不麻烦,朝鲜乱局你拨个几百万两银子就平了,至于这朝堂上……你要压也能压得住,不想压罚老十三也可以,这真的难吗?”

    “回去也得跟你们孩子说,既然是要到王爷手下去做事,就一定要争气些,把握机会光宗耀祖!”

    朱咸铭也不是受气包,他那积攒已久的怒火,此刻也在皇后面前咆哮出来。

    本来是求安慰,哪知被如此讥讽挖苦,朱咸铭脸上自是有些挂不住。

    朝鲜将有大战,这件事宝钗也就今天才知道,所以此时她的心情非常不好。

    但唯一有一点不变,这老夫妻二人都充分信任对方,而且是真的为对方着想。

    “王妃所言极是,只是这些小子们轻浮,若王妃能帮忙说两句话,让王爷稍微看顾一些……便是他们莫大的福分!”

    这夫妻二人继续争论起来,他们近些年都是这样过的,相处融洽反倒是极少数。

    说话是是一位伯爵夫人,正给任京营参将的儿子谋“前程”。

    “王妃,实不相瞒……我们家那小子,大的本事没有,但牵马执鞭还是可以!”

    她是八月二十生的孩子,今天已是九月下旬,狭义上的月子已经结束了。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起身,而后向宝钗拜道:“多谢王妃娘娘!”

    这件最重要的事说完了,这些命妇们又转移了话题,聊起了京城里的一些闲话。

    其中恭维王妃,夸赞襄王嫡长子的话,那是一段接一段且不重样。

    半个时辰后,这些人终于告辞离开,宝钗方扶额歇靠在榻上。

    微微闭着眼睛,想着如何跟朱景洪措辞时,莺儿悄然来到了她的身侧。

    “娘娘?”

    任然闭着眼睛,宝钗问道:“谁又来了?”

    “回娘娘的话,南城千户所的李副千户派了人来,说是有要事向娘娘通报!”

    李文钊是朱景洪的人,只是这人一般不主动与襄王府来往,怕得就是别人说闲话且遭皇帝猜忌。

    此刻这人突然有事禀告,那一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待宝钗睁开眼,莺儿已将信函递到她面前。

    莺儿贴身伺候着她,与宝钗可谓是形影不离,那绝对是信得过的自己人。

    于是宝钗说道:“打开念来我听!”

    “是!”

    莺儿并未迟疑,打开信封抽出信纸后,就朗声念了起来轻声念了起来:“禀王府,朝鲜局势生变,今探得朝中大臣,有串联弹劾之行,望娘娘早做准备!”

    以往朱景洪也被弹劾过,而且联名弹劾也发生过多次,但李文钊从来没有主动预警。

    眼下他主动示警,显然事态已非常严重。

    其实早餐得知朝鲜出了变故,宝钗就知道要出大事,眼下看来情况比她想象中更严峻。

    无论如何藏拙自污,朱景洪的功绩都太耀眼了,看不惯他的人实在太多,这些人会想尽办法把他扳倒。

    而这次,便是最好的机会!

    所以……该如何应对?

    宝钗紧皱了眉头,然后她就发现能做的事情极少。

    虽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