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篇的最后留下了一行字——“晚辈游方于庚寅年壬午月丙申日修”。

    而他之所以会如此添上一笔,一是为了向紫阳仙人表达感谢与敬意,二则是提醒后来者,此非为紫阳真人原本所留、不足以展现紫阳真人真正的道妙,莫要误会了。

    做完这一切后,游方这才收起了“画妖笔”和“山海卷”,将之重新插回到腰间,随即来到石室中央的长方形石台上,盘腿而坐。

    此时此刻,他便是要开始总结此番所得,同时根据《悟真篇》的文字内容进行印证,如此,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将之吸收。

    于是乎,在坐下之后,他便又立刻连接起了“道境”,将自身调整到最佳,达到最适合悟道的状态……

    随后,他的眼神便开始缓缓游动,从《悟真篇》的《序》开始,一点点地感悟、琢磨起来。

    不得不说,这《悟真篇》不愧是与《周易参同契》、《老子河上公章句》和《黄庭经》并称为古华夏早期四大内丹术专著的无上丹典,哪怕是没有紫阳真人留下道韵在,其内容也足以令后人受益无穷。

    从《序》开始,紫阳真人便以儒释道三门为例,不断强调着“性命双修”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比了百家之所长,确认了“金丹之道”的确为寻仙之大道。

    而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只是个“引子”,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为之后作铺垫,如圣贤之师、娓娓道来……

    再看这之后的一应律诗绝句,在表明义理之余,更是暗藏了无上的玄机,若非对道门之理精通之人,轻易无法深入其境。

    首先,便是开篇的《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之所以是“一十六首”,便是以表“二八一斤之数”。

    而此正为内丹一道的术语,表示精炁相当,阴阳均衡,药成丹结之象。

    道门中人一向认为,人在出生时,禀受天地之炁三百六十铢,为一周天之数,加上禀受父母之炁二十四铢,合为三百八十四铢,与易象卦爻之数和一斤之铢数相合。

    而三百八十四爻中阳爻一百九十二,阴爻一百九十二,由此道门便借以讨论丹道之妙,认为人身阴阳二炁相匹配,就好像水火既济,必须二者相当。

    同时,这也代表着《七言四韵一十六首》这一篇便是在讲内丹之道,也是全篇丹道的总论,指出修炼内丹才是得道成仙的最佳途径,其余旁门小术皆难以得道。

    这一点到如今而言,也的确算是得到了证实,毕竟古往今来的绝世之人走的必然都是“性命双修”之道,而“性命双修”便是内丹之道根本!

    再看之后的七言绝句六十四首,毫无疑问,这“六十四”暗指的便是“卦象之数”,同时也是内丹修行的过程与方法。

    而单单看“六十四卦”的排布,也能看出其中的曲折性与循环性,暗标修行之道起伏曲折,循环往复,却又在往复的过程里呈螺旋之态不断上升。

    同时,这“七言绝句六十四首”中也明确了,要先“立鼎器”、再“炼药物”,后“明火候”的修行顺序,以此为最适合的修行方式。

    而很显然,这其中隐含的意思便是要先“立命”、再“炼炁”、后“明性”,做到以身体为根,以炁为本,以性之明悟寻求突破、以求超脱!

    接着,在这六十四首绝句之后,便是单独的一首《五言四韵》,其所代表的便是“太乙之奇”。

    所谓“太乙”,又称“太一”,为《周易》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术数学说,更是“太乙”、“奇门”、“六壬”三大术数之首!

    太乙以一为太极生二目,即主、客目,二目生主客大小客与计神共八将,与《易经》太极分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相仿。

    以太乙八将所乘十六神之方位关系定出格局,可占内外祝福,又临四时之分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