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岳熟悉着梁凝烟的观察模式,同时思索着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瞒过梁凝烟的敏锐洞察。

    只是这样一想再想,陈岳感觉还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回到了家中之后,陈岳略微整理一下,然后给自己的产业做一个规划。

    从梁凝烟那里要来了戏班之后,意味着陈岳的文化输出又多了一个端口,前世的一些戏曲,都可以借助戏班展现出来,而在戏曲上面,陈岳首先要动手的,就是《西厢记》。

    之所以抄这一首,是因为《莲儿春》里面,西门大官人经常听这曲目,在太渊这边也有群众基础,至于其他的,单水浒传中,就能化出来不少曲目,并且真要在戏班上面发展,京剧,越剧,豫剧,秦腔,黄梅戏,川剧,评剧……

    陈岳在前世幼年跟着老一辈人耳濡目染,知晓不少,在这一世,也足够陈岳用了。

    这般规划了一番后,陈岳将纸张上的内容完全记在心中,然后将纸付诸于丙。

    春月节过后,东林书堂这边人手陆陆续续的回来,这里面有些人是在正阳过了春月节,也有一些人是回了老家,此番回来,是将家中的老人也给接到了正阳,陈岳给他们付的薪水,也足以他们一家人在正阳过体面日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林书堂这边伙计们做事更卖力了,也真正将东林书堂当成自己的家,许多事情都不用分配,伙计们自发就将其解决了,而陈岳心心念念的百科全书,也被这些伙计们印刷出来了样品。

    三千三百万字,十五卷。

    这绝对算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而这样的过程,被此时的印刷厂用活字印刷的技术,排列,校对,印刷,装订,给完美的制作出来了。

    “不错。”

    陈岳将样品过目之后,对着伙计们宣布道:“等这本书刊印,足够你们一辈子衣食无忧!”

    手中捧着百科全书的样品,接下来,陈岳要赋予百科全书的权威性,让人认定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是可信的,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来购买这一份工具书,也将百科全书的名目铺列开来。

    带着百科全书,陈岳首先登门拜访自己的岳父,将这套百科全书送给官子虚,官家也有不少人在修儒道,有官家作为后台,足以让这部百科全书顺顺利利的畅销太渊,乃至于北宁。

    接着陈岳依次去拜访了宋维光,顾常阳,温万先,孙终会这些人,更给了宋维光一份,让其邮寄给高怀章,由高怀章来过目,在书卷首页写上一两句话。

    只要这些人纷纷认可,百科全书必然将风靡仕林。

    前两天女儿发烧,今天好了,儿子又开始发烧,今晚是完不成一万了,我尽量八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