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利益给地方势力,可是这些对墨家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诸事谈毕,言晏一行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返回并州了。

    “老师真的不打算跟弟子去并州吗?”言晏在离开之前去见了廉颇。

    “老师老了,并州都是一群年轻人,我去了只会让他们心有不满!”廉颇笑着摇头。

    曾经他多么希望能够重新回到朝堂,能够在朝堂之上大展拳脚,施展抱负。

    可是现在,他见到了太多的老人前辈的晚节不保,也熄灭了曾经的心思。

    “那么老师也可以去并州,让弟子尽孝啊!”言晏还是期望廉颇能够跟他去并州,哪怕什么都不做。

    他的兵法学自廉颇,是廉颇带他入门的,可以说没有廉颇当初的教导,也就不会有他在雁门关大捷中取利,最终奠定下并州立国的基础。

    最关键的是,他身边的中层将领,除了部分是李牧给他的,更多的其实都是廉颇的旧部,若没有这层关系在,李牧也不可能让那么多中层将校跟着他离开的。

    望着言晏真诚的目光,廉颇其实也是有些心动的,因为他是客居的楚国,若是能去并州,离赵国更近一些,或许将来死后还能落叶归根。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一瞬间就被廉颇给熄灭了。

    “你这小子,居然还敢对老师施展心学!”廉颇笑骂着,然后悠悠的解释道,“我去并州对你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并州大军之中充斥了太多赵国旧部了,一旦将来秦赵开战,只要赵王一声令下,你觉得他们会不会私自调兵南下?”

    “正因为如此,所以弟子才希望老师能够前往并州坐镇,也只有老师才能压得住他们啊!”言晏真诚的说着。

    “看吧,我就说你这小子没安的好心!”廉颇笑着摇头。

    “我离开大军已经很久了,那些将校一次次换了主将,真正对我的敬畏已经很少很少了!”

    “而我将旧部交给你,就是希望你能真正的统领他们,而不是再回去抢夺你对他们的掌控权。”

    “如果你真的缺少可用的统兵帅才,为师倒是可以给伱推荐两个人!”

    言晏低着头讪笑着,并州与匈奴、东胡的大战前期必然是以防御为主的,而论防御反击战,谁又比得上廉颇呢?

    只可惜廉颇拒绝了,不想去并州削弱言晏在并州大军中的威信和话语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