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想的更多,在秦国,哪怕他再努力,出身隐宫终究是他的致命伤。

    而且他也清楚,廷尉轮不到他。

    李斯出身儒家,还是名满天下的荀子的弟子。

    哪怕荀子没有给过李斯任何帮助,但是儒家本就是天下显学,他不可能争得过李斯。

    并州不一样,并州士子大多出身都不太好,要么是贵族子弟中的庶出,要么跟他一样或多或少有些缺陷。

    也因此,并州可以说是当今天下,最重能力而不重出身的诸侯。

    “但凭老师安排!”想通这点之后,赵高没有半点犹豫。

    “那就先跟在为师身边做个副手吧,等机会到了,为师会向君上举荐。”老廷尉满意的点头。

    赵高毕竟还是秦使,也需要先回秦国交付任务才能再次前来。

    而且赵高在并州没有功绩,在法学上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著作,贸然举荐效果不大。

    荀子能直接举荐韩非除了自身身份够高外,也是因为韩非著作等身,还担任过韩国的司寇,地位等同于并州廷尉,走马上任廷尉府二把手还算是降职了,没人敢多说其他。

    “听说你和蒙毅有仇?”老廷尉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赵高似乎因为某些事,跟蒙家的蒙毅结下了死仇,差点被蒙毅给弄死,要不是秦王政出面,蒙毅真可能弄死赵高。

    赵高也才想起来,蒙毅和蒙恬如今也在并州,而且蒙恬还是如今并州最重要的顶层将领之一。

    “说说看,为师看看能不能倚老卖老,让蒙家小子卖个薄面,解掉这段仇怨。”老廷尉也是真的希望赵高能好。

    亦师亦父在这个时代是真的。

    赵高也没有隐瞒,他和蒙毅纯粹就是因为他的出身问题,蒙毅却是出身秦国将门世家,自然是看不上赵高这种人与其并肩而立,所以才结下的仇。

    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对赵高来说很大,对蒙毅这种将门新秀来说,可能转头就忘了。

    “不算什么大事,你也不必记恨在心!”老廷尉松了口气,只要赵高能放下这个仇怨,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

    以他的身份,蒙毅还是会给他这个面子的。

    而且文官和武将不和,这反而并不是什么缺点,在君王眼中反而会是好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