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道:“我听说,江东孙伯符有霸王之勇,江佐周郎有少年英才,两人与我年纪相仿,我听了之后不服,故而深思,可以吗?”

    “这可以,”贾诩连忙点头,这么说就合理多了。

    君侯小心眼,听不得别人好,然后便暗中盯防,最后设下陷阱,等待江东兵马自投罗网。

    “我们的粮道,如今走肥西而进,这是一条陆路,方便通达。”

    “而水路运输的粮食,则要自六安走芍陂,两条线均可运粮,在下建议命少将军——”

    张韩眼睛一瞪,凶光四射。

    贾诩愣住,旋即马上改口道:“命张绣,取成德驻军,以抵挡袁术、张勋的援军,君侯则领兵在合肥积攒粮草与兵马,待十五日之后,大军应当均可到达,如此庐江、淮南均在我掌控之下。”

    “善,我再睡会,你让典韦、高顺去下令。”张韩翻了个身,咂巴咂嘴,忽然又翻了过身来,道:“派人去查探皖城的地形图,务必详细刻画下来,此地不稳,恐孙策转向来取,扰乱我后方,先行以数千兵马占之。”

    之前,皖城可是一直没有去军队占据的,只是皖县的族老乘船坐车马,到舒城来拜会罢了。

    “这件事,交给修儿去办。”

    “好,”贾诩连忙起身,给曹昂行了礼,相视一笑,又才出门去,到了门口之后眉头皱了起来,嘀咕道:“不对……皖县地广人稀,城池矮小,并非略取之地,怎会如此重视?”

    “这是,又要收取当地人心?那里也没有多少人心……”

    贾诩又不理解,他发现自己再次猜不透张韩所想。

    但是,罢了!不去想,照做便是。

    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等年轻人,目光之远,未能及也。

    至于张韩用心,等着看结果便是。

    贾诩整个人无比期待,乃至到了心痒的地步,张韩的用心他越是猜不透,就越感觉有意思。

    ……

    此刻,在逍遥津外的河道上,孙策仅剩一半的战船艨艟,横在江上准备倒转而回,一番商议之下,他已经明白合肥早有防备,此地不可再谋,徒增伤亡耳。

    一艘主楼船内,木制船舱铺陈了地毯,孙策英姿勃发、面容雄武,头戴冠帽而双眸明亮,胡须整洁精心修剪过,留下巴短须如戟张,平添几分威势。

    在他对面,则是又一英俊小生,肤色更白,纯色更红,眼眸如星,双眉如剑,不曾开口说话却有笑意含在面容上,此人身穿不菲的锦袍,腰间有三尺配剑,腰带金线镶边通体黑亮,乃是士人儒雅的风貌。

    极富江左儒生贤士的英俊和才情的盛传,光是面容外貌上,便颇有魅力,此人,乃是孙策的好友、同盟,周瑜也,江左之中极负盛名之人,十四岁便已在叔父军中领兵,熟读兵法、精通音律,同辈之人的才名无人能出其右。

    只能说,若是张韩在此,定觉得这两人凭借相貌,便可与他在伯仲之间也。

    正在仔细的看案上的地图。

    片刻后,孙策开口道:“这不像是张勋的作风,我了解他,此人好大喜功,心思不够细腻,而且逍遥津渡的河水一向重要,他没这个魄力毁去。”

    “锁江的计略,不是谁都敢做的,如此做法日后船只不能通行,扬州南北不能通商,百姓不可归家,此遭罪也,张勋岂敢如此?”

    “嗯,”周瑜点头道:“方才我观那些兵马并无水军,只能久守,且箭矢精锻、坚硬,不是庐江匠人所铸,连箭矢都可用得如此精悍者,只有刚刚夺下舒城的那支常胜军了……”

    “张伯常?”孙策虽是在询问,但实则脸上并无疑惑的神色,甚至忽然明悟,深以为然,俄顷之后他便点头道:“不错,他的那支兵马的确未曾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