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迷茫的看向左右。

    曹操和刘协,以及在殿上的宫人都盯着他看。

    “……”

    张韩人都吓了一激灵,坏。

    他支支吾吾了片刻,马上眼神澄澈的盯着刘协,道:“可加上大理寺卿,钟寺卿前来商议。”

    刘协如蒙大赦,求助似的看向曹操,或许此刻正好让曹公采纳。

    曹操点了点头,道:“陛下既然要请钟寺卿,也未尝不可,此事有他见证,或许更为公允。”

    “好,去请寺卿。”

    宿卫出宫去内城,寻钟繇的时间大致需一炷香,趁此时机,刘协眯了一会。

    不多时钟繇到来后,曹操再说起了查看宗谱之事,刘协让宫人内侍与之商议,交办钟繇旁证。

    而他则是回去睡觉歇息。

    曹操找到了内侍,将宫中现在还留存的宗谱取出一观,寻各地存在的刘氏宗族脉络。

    其中刘表、刘焉、刘虞都是颇为清晰,其余的则是稍微模糊,都有断裂之处。

    “此三地,是因为从益州、荆州、幽州,都还有人送来宗谱修补,不令汉宗室的记录遗失,”钟繇对此记忆很是清晰,立刻如数家珍的为曹操解释。

    “而当年迁都长安时,走得非常匆忙,以至于雒阳本来留存的那些宗谱祭祀之物都断绝。”

    “在长安时,我们曾修补过数年,刚有起色,又历经了几次逃亡,导致现在根本未有留存。”

    “丞相若是要查,则应当先行发令修复,再行打算。”

    钟繇的话是出于大局考虑,想要查阅宗谱,现在只能凭借几任三公的记忆,和宗府里面所藏之卷,来推测。

    曹操确看向了殿内的诸多内臣,沉声道:“这卷宗上并没有找到刘备的宗族脉络,是吧?”

    “这?”当即就有一人脸色大变,而曹操一眼就看中了他,冷笑道:“哼,阁下何人?”

    “回丞相,在下,在下是……黄门陈禹。”

    “伱为何面色慌张?呵呵,”曹操笑着走近他,直接将倚天剑从剑鞘里面抽出,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吓……”

    陈禹立刻跪伏在地上,瑟瑟发抖,汗流浃背,大冬日天气本来很冷,剑上的寒气又更是让他手脚冰凉。

    “丞相,丞相饶命!在下不知做错了什么!”

    “丞相饶命!?”

    旁边钟繇也愣住了,在一旁手足无措不知道叫自己来是干什么的,难道便是看这一出大戏?

    大理寺卿有公正之责,定是来见证什么。

    他只能看向张韩。

    “丞相,”张韩得了眼神示意,也马上出言来劝解,先稳住曹操现在的情绪。

    然后面向那黄门,轻声道:“校事府已经知道,明日殿上,有人会趁机为刘备进言宗族族谱之事,而且已有内应在宫中为他递上宗谱,以证明其身份。”

    “明日朝会,便有人依计行事,以推举刘备,请陛下认亲,再有内侍之臣送来族谱,大庭广众下,以正身份,是也不是?”

    那名为陈禹的黄门当即叩首向张韩,大声道:“并非如此,并非如此啊!!”

    这宗谱是本来就有的,他们只是让我等找出以待准备而已!

    记录刘备身份的宗谱一直都有,他属景帝一脉,中山靖王之后,祖上那是出过帝王的。

    恰好还有卷宗记录,本身在宫中就有留存。

    张韩走近了这黄门,蹲在他身旁,小声的道:“现在的情况是,不能有。”

    “是,是是……”

    陈禹被气势所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