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州、庐江的两方查探到此消息的同时,两边的兵马也都迅速出动,急行军抢占地利先机,曹昂、张辽率先进入江夏北,驻防石阳。

    果然,在他们兵马一到之时,孙策军立刻退走,留给了一座空荡荡的关口,让曹昂可直接屯兵驻防,于是曹军在三日之内筑起了一座座军营,整肃占据了各道的关口。

    此时,江夏被曹昂、孙策瓜分,双方心照不宣的同时将一只脚踏入了荆州境内。

    战火燃烧至整个荆州东部,而北部张韩的威胁却依然存在,甚至已大刀阔斧的开始攻占南阳,收容战时无家可归的百姓,将他们全数收为屯民。

    一时间,民怨四起,百姓惶恐,又不能远投襄阳,只能倚靠当初依稀听闻的张韩仁名,诚惶诚恐的归降。

    长沙郡而来的大军有两人统率,主帅乃是刘磐,此人也是刘表的侄儿,在刘表当初单枪匹马的闯入荆州,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之后,逐渐让自己族人来领兵,以此扩大权势的影响。

    另一人,便是随从配给侄儿刘磐的一员悍将,武艺超群,但为人不善与人结交,且诸事缠身,心不在仕途之上,再加之出身不算大族,乃是黄氏其中一支。

    名为黄忠,字汉升,而今亦有近四十,善弓箭,百步穿杨箭无虚发,同时马术极佳,善舞长兵,其性子刚烈、豪迈,乃是忠心耿直之人。

    他们听得命令,率军连夜赶到新野之外,查明地形后,见张韩将营地摆在了新野南三十里地,沿河靠山,进可以阻断道路,退能入山埋伏,此地势险要不易骑兵突袭,一时间束手无策,只能退去。

    晚上,刘磐命黄忠来见,刘磐颇为年轻些,但也是须发浓密,面容精悍之中透出沧桑之意,双眸颇有明朗之感,黄忠披甲而来,掀开营帐门帘之时,刘磐就露出了笑容,起身迎接。

    黄忠甲胄明黄,头戴冠帽,须发小有苍白之色,面容略有皱纹,但眼角微微上扬,神駿威严,双臂双腿均是矫健有力,随其动作胡须飘动,颇有大将风范。

    “汉升将军,今日去观营以为如何?”

    “张伯常此营,占据要道,又依山傍水,而且驻军恐有万人,其中他的黑袍骑十数组散于各处,严密巡视,可见其心思缜密,不能突袭,”黄忠思索之下,将心中之想尽数说出。

    他们本打算快速到来而后趁张韩四处收百姓时,突袭他的新野营地,却没想到来晚了一步,这座营地已经可谓“无懈可击”了,若是一人力荐此营,可见其眼光之高。

    若是张韩麾下文武用兵均是向来如此,总能找到最适宜的地利之处,那便可谓是名将之战法。

    行军、作战、地势勘察,等等,均可面面俱到,这样的对手如何不难缠?

    “不错,”刘磐也点了点头,叹道:“只是命令来得紧急,忽而就要与北方曹操开战,起因我听闻便是起于这张伯常,是他咄咄逼人,要进取我南阳之地。”

    “我听闻,乃是我叔父,和张韩之间,有血海深仇。”

    黄忠闻言一愣,“何至于此?”

    血海深仇?从来没听说过,若是说和孙策有仇,那的确荆州文武大多都知晓,但张韩,此人虽然名气很大,在北方立下过不少功绩,名声在这许多年间逐渐传到了荆州和江东,但他本人从来没来过荆州。

    而且,据说他是冀州人?也有人说是西凉人……

    从来没消息传说他是南方人。

    “将军怎么会和张韩结仇呢?他们二人早年难道见过?又或者是送去许都的奏章里,曾有过中伤张韩之言?若都没有,那必然是这张伯常假意以此为由,欲害我荆州。”

    黄忠人虽直,但却也聪明,颇有见地,欲将来龙去脉问清楚,这仗不能糊里糊涂的打,否则一旦败绩多了,留言四起时,不好压下军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