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净,但却显得成熟了许多。

    郭嘉一袭黑袍,胡须在上嘴唇长了不少,黑亮浓密,但却明显修剪过,是以显得很有儒雅气质,下巴处还未成山羊胡须,也同样黑亮整洁。

    此人个头挺拔,身子英武,眼窝微微有些深,双眸十分明亮,仿佛随时可能会审视他人,同时不皱眉的时候,这双眼睛饱含深情,让人一看便觉得是有情怀气质的士人。

    “志才、文若。”

    郭嘉拱手行礼,两人还之一礼。

    “不必多言,我立刻带你去见主公,等今日之后,你便可接任军中祭酒。”

    “不行,”郭嘉摇了摇头,“我只需一主簿之位,即可。”

    “主簿……”

    戏志才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在他看来,郭奉孝的才能肯定能胜任祭酒之位,而他则愿意退居他位,或为军中司马,为曹操管理行军路线、粮道,军备等。

    这是心甘情愿之事,并非是刻意为之彰显旧日情谊,而且他有信心,在自己力荐之下,主公定会考虑。

    毕竟,之前力荐的张韩,现在已深受倚重,有此先例在,曹操定然会考虑郭嘉会不会是第二个张韩。

    “主簿即可,”郭嘉再次强调了一遍,脸上面皮一松,轻微的展露一个微笑:“志才,若是能献策立功,又何须去计较官位如何?只需主簿即可,能日常参议,随时商讨内政、军策,就已是我所愿。”

    “那你在袁绍处……”戏志才虽然懂这位友人的品性,但是每每想到他信中所言的这件事,都会有一丝担忧,害怕到了主公处,依旧得不到重用,致以奉孝愤而离去。

    他就是担心,奉孝心性在去往冀州之后,已受损。

    “呵呵,”郭嘉轻笑了起来,“这不一样,他连参议的资格都不给我,只觉得我乃是颍川郭族支脉的人,又因有郭图在其麾下做谋臣,所以将我和那些去混仕途之人当做了同流。”

    “袁绍麾下,宛如闹市,谋臣、贤士,不胜枚举,冀州之中,光清河、魏郡,就有至少上百人为他出谋划策,而这些人也都各有派系,彼此争权夺势,就好似园中花朵相继争艳,当真可笑至极。”

    荀彧和戏志才对视了一眼,两人都彼此深以为然,谋臣的派系多了,功绩当然不够分,他们彼此之间自然会争功。

    现在,冀北恐怕已经觉得北疆、乃至天下都已经是囊中之物了吧?

    “好,那更好……”

    “张伯常何在?”郭嘉眼眉凝重,直截了当的问道,“我此行来,反倒是想要见一见你口中所言的这年轻人。”

    “呵,”郭嘉傲然昂首,负手而立,“没想到你对他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当世无双的善谋之才,我得见他一面。”

    “先去见主公,”戏志才认真的道。

    “嗯。”

    ……

    一夜过去。

    从衙署内出来后,早已是清晨。

    曹操昨夜在公务处理妥当后,到偏院设茶,款待郭嘉,且大谈了军、政两道,同时聊及了如今天下形势。

    郭嘉理念之策,和现今大致相同,但他断言了袁术必败之相。

    聚贼寇众,而不思揽民心。

    此相若是为君,则是亡国之相;若为一方雄主,则是赘累之相。

    “扬州虽众,看似气势汹汹,实则是贼众走投无路,聚于鱼米之乡,此为何?为山中鸟兽耳,一旦无食,则鸟兽散尽,转聚于他处,故而这些兵马可削减半数。”

    “袁术本身无道,以符节强召文武,因此得文武满堂,其实心未归伏,嘉得知,其大胜之战多是孙氏旧将所打,他本身统御不足,不及明公之戎马伐谋之能,不是贤明之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