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喜者赏之。”

    “杀之贵大,赏之贵小,当杀而虽贵重必杀之,是刑上究也。赏及牛童马圉者,是赏下流也。”

    出征当日,嬴政将一套竹简交给了嬴成蟜,让嬴成蟜得空了多看看。

    然后嬴成蟜就发现,这些竹简竟是魏缭所著的《尉缭子》!

    嬴成蟜的缺点在何处?

    就在于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古代军略。

    三十六计信手拈来,拉屎吃饭样样不会!

    如此基础的嬴成蟜拿到《尉缭子》,就如腹痛之人抓住了一卷手纸!

    所以嬴成蟜当即决定把所有该他做的工作都推给蒙武,一门心思的扎进这些竹简之中。

    但时至今日,嬴成蟜依旧无法完全理解《尉缭子》的思想。

    “杀之贵大,赏之贵小,道理不错。”

    “但赏之贵小?如何赏赐皆是《军爵律》所定,本将何以变更赏赐?”

    “若本君擅自变更赏赐,那本君便成了犯法之人,合该被诛!”

    “本将才不想死呢!”

    “那亦或是让其他将领来做赏赐基层士卒之事,让其他将领来被杀以提振军威?”

    一时半会想不明白,嬴成蟜索性不再思考此事,而是抬头看向蒙武。

    蒙武:!!!

    你刚刚说的话本将都听到了!

    为何在你寻思着要杀谁来提振军心的时候会看本将啊!

    再想到嬴成蟜前任正式副将的结局,蒙武的喉咙有些艰涩,当即拱手道:“末将绝无违律之举!”

    嬴成蟜有些莫名其妙:“谁人言说……”

    想起自己刚刚看的竹简,嬴成蟜赶忙起身,歉然拱手:“本将方才只是在看国尉所著之书,绝无构陷蒙将军之意。”

    看了眼放在案几上的那卷竹简,蒙武不由得发问:“将军以为此书何如?”

    嬴成蟜沉吟片刻后给出了答案:“可用其策,其中军阵之法、行军之略令得本将茅塞顿开。”

    “但其军规并不适用于我大秦。”

    通过樊於期的兵书和魏缭的兵书,嬴成蟜已经将自己的短板补足至寻常将领的水准。

    虽然算不上精妙,但当个副将已经绰绰有余。

    可对于魏缭的具体军规,嬴成蟜持不同看法。

    蒙恬肃然拱手:“若长安君回朝之后能因此上谏,则万军归心矣!”

    魏缭和军方的矛盾正在扩大。

    但有白起、廉颇两个例子近在眼前,军中将领们即便不满也不敢说出口,以免被嬴政认为是心有怨怼。

    他们急需一名敢在嬴政面前说话的人帮助他们将诉求传递给嬴政!

    嬴成蟜笑了笑:“朝中事当朝中断。”

    “既然你我已率军东出,那自当只论军中之事。”

    蒙恬迅速收敛笑容,沉声开口:“东南方向六十里,发现敌军十五万上下。”

    “此军身着魏军甲胄,大纛上书魏字,已列军阵而待。”

    嬴成蟜将案几上的竹简直接扫到地上,取出了坤舆图。

    “东南方向六十里?”

    在坤舆图上点了一下,嬴成蟜眉头微皱:“在距离大城修鱼仅二十里的地方等待本君?”

    “敌军主将是谁,为何要无故放弃修鱼城的城池之利?”

    蒙武沉声道:“根据驻魏行人的消息,统兵之将应是魏国彭城君魏琦。”

    嬴成蟜在大脑中搜寻一圈后方才犹疑发问:“参加过汲邑之战和五国伐秦之战的魏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