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燕沉声道:“但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扈辄等其他庞将军的弟子而今皆效力于赵,他们皆不可能将庞煖所授教给长安君。”

    屈桓哑然。

    确实,虽然嬴成蟜临战偷师很离谱。

    但赵国将领给秦国公子当老师却更离谱!

    项燕遥望站在安陵城门楼上的嬴成蟜,声音肃然:“为我大楚长久计,此战当不惜一切代价,斩杀长安君!”

    屈桓有些诧异:“即便是我军损兵折将,甚至此战战败,上柱国也不惜击杀长安君?”

    项燕反问:“如此大将,屈司马敢让他成长起来吗?”

    “今日之长安君,便已连灭韩、魏。”

    “但他今年方才十八岁!”

    “他还在不断学习、成长!”

    “屈司马可敢想象此子七八十岁时会何等恐怖?!”

    战国末年,各国主将的平均年龄都颇高。

    四五十岁的主将可以被夸一句年轻有为,七八十岁的主将比比皆是,唯有庞煖、杨端和等年过九旬还在打仗的将领才会被称一声老将军。

    而嬴成蟜才十八岁的啊!

    据说他还懂医术!

    若无意外发生,嬴成蟜再为大秦征战五十年不成问题。

    而经过五十年的经验积累和学习成长后,嬴成蟜又该何其恐怖?

    项燕甚至都不敢想!

    屈桓的声音有些发苦:“本官,亦不敢想。”

    屈桓不是不敢想象,而是不敢去想。

    因为根本不需要想象,屈桓的脑海中就自动浮现出了七十岁的白起的身材样貌。

    以嬴成蟜的成长速度安稳发育五十年,他完全有可能成长为下一位武安君!

    项燕声音转而肃然:“今日之长安君已连灭韩、魏。”

    “莫要看他年仅十八岁,他已是当世大将!”

    “即便本将所率兵力乃是长安君的数倍,本将又有什么资格敢言必胜?”

    “既然本将不敢言必胜,那又何必将失败视作代价?”

    “在本将看来,只要能斩长安君,无论付出了什么代价我军都是大胜!”

    面对嬴成蟜,项燕不至于惊惧惶恐,但警惕性却早已拉满。

    项燕根本没把嬴成蟜视作一名十八岁的小将,而是需要他全力以赴对战的名将!

    屈桓沉默许久后,突然发问:“上柱国担心王上不愿?”

    项燕完全没必要将内心对嬴成蟜的警惕告诉屈桓。

    既然项燕说了,他必然有所图谋。

    项燕点了点头:“本将无法获知王上能否明白长安君对我大楚的威胁有多大。”

    “五十年后,本将很可能已经老死,我大楚当下大将又还能有几人可堪战阵?”

    “将如此大患留给未来不知能为几何的将领,本将心中忧虑。”

    “故而本将希望屈司马能与本将一同上奏!”

    想到楚国下一代将领们的能力,项燕慨然道:“前有武安君,今有长安君,秦国何以大将辈出!”

    原因何在?

    屈桓心里很清楚。

    白起、王翦、蒙骜等将领如果在楚国出仕,他们这辈子都别想当主将!

    因为他们既不是王族出身,也不是老贵族出身。

    即便他们再有能力又有什么用?

    他们只能给贵族们当牛做马。

    楚国牢固的上层权贵们不允许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