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以东诸城皆由景氏为先锋!”

    “诸位将军以为,何如?”

    屈、昭、斗等氏的将领窃窃私语,低声商议。

    如果此战得胜,秦军必然会向西北方向撤军,位于大梁城东的城池守备会十分稀疏,若景氏为先锋,景氏很可能一轮猛冲就拿下城池。

    项燕的安排对景氏而言是一个不菲的诱惑。

    而对于其他氏族而言,虽然他们不知道嬴成蟜为什么找准了景氏主攻,可若景氏撤军,嬴成蟜的主攻方向必将转向其他氏族。

    届时,由景氏承担的战损很可能落在他们头上。

    既如此,分出一部分利益让景氏继续帮忙抗住秦军也并非不能接受。

    几经商讨过后,一众将领齐齐拱手:“唯!”

    项燕声音转而肃然:“而今秦军将主攻方向定为东城。”

    “这确实令景氏损兵折将,却也给了我大楚以布置的机会。”

    “令!”

    “其余三城强攻城墙,景氏据守城下,抵御秦军进攻!”

    昭愿等将领颇有些不满。

    但屈桓和景畴却已拱手:“唯!”

    见屈桓和景畴已经认同,其他将领不得不拱手应令。

    项燕声音环视众人:“一切斩获都建立在此战得胜的基础上。”

    “若此战不能得胜,所谓分润、所谓战利皆空谈尔!”

    一众将领再度拱手,领命而去。

    待众将离去,项燕疲惫的长叹一声:“何其可笑!”

    “若各氏族争斗不休,此战我楚军不战便当自溃!”

    项燕身为主帅却无法对大军如臂使指。

    屈桓、景畴名为副将,在军中的实际权力却远高于项燕。

    项燕的大半精力都用于处置各族之间的矛盾,一身实力连三成都发挥不出来。

    但嬴成蟜可不是项燕只发挥三成实力就能对战的寻常小将啊!

    屈桓温声宽慰:“上柱国勿忧。”

    “虽然我楚军内部并不齐心,但秦国长安君却也不过尔尔。”

    “开战至今,长安君的表现不过是寻常将领之流。”

    “而今虽然秦军援军已至,但我军依旧坐拥优势兵力。”

    “我军此战定能大胜!”

    项燕看向屈桓:“屈司马应能看得出,本将的战场在安陵城,但长安君的战场却在我楚军!”

    “本将大开东、北二门,却仅有五万援军入城,这证明长安君依旧理智,即便城内兵寡也不会收拢超过安陵城承受范围的兵丁。”

    “观首战之日长安君的军略调动,他绝对有能力以更小的代价对我军造成更多的伤亡。”

    “但长安君却宁肯承受更多的战损也要主攻景氏。”

    “长安君的目标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挑拨我大楚的内部矛盾,乱我大楚军心!”

    屈桓默然。

    嬴成蟜玩的那点手段还骗不过屈桓。

    但身为屈氏的族长,虽然屈桓心中希望楚国强盛,却也不会主动帮自己的政敌开脱。

    能不对景氏落井下石,主动提出提高景氏的战利分成,已是屈桓所能做到的极限!

    为了屈氏的利益,屈桓甚至不能明着认同项燕的说辞,只能侧面回答:“上柱国令东城据守,其他三城猛攻,想来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项燕略略颔首:“希望如此。”

    ……

    在再次划分过利益后,景氏固守于东城之外,不再主动攻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