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而战,不若为天下兴而战,本将可代我王许以九卿之位厚待燕相。”

    “莫要……”

    将渠没有在意嬴成蟜,他甚至没有去听嬴成蟜究竟在说什么。

    将渠只是赶忙用衣袖去擦拭眼泪,努力让自己维持着最体面的姿态,然后拔剑出鞘,横于颈侧。

    遥望黄金台的方向,将渠期待、紧张又愧疚的轻声喃喃:

    “大王!”

    “臣渠,特来请罪!”

    剑横!

    血洒!

    身躯也无法束缚的满腔热血,向着黄金台的方向泼洒而出!

    “当啷~”

    听着长剑落地的声音,三百名将渠家兵泪洒征袍,悲声嘶吼:

    “恭送家主!”

    遥望将渠向前倾倒的身躯,嬴成蟜眼中尽是震惊和无措。

    大秦从来都不要求臣下和子民忠义,而是依靠律法、赏赐和惩罚构筑统治体系。

    二世为人,这却是嬴成蟜第一次亲眼看到甘愿为另一个人而坦然赴死的人。

    嬴成蟜早闻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时至今日,嬴成蟜才终于明白了何谓慷慨悲歌!

    嬴成蟜心乱如麻,翻身下马后一脚踹向挡在自己面前的渠琅:

    “滚!”

    含怒而出的一脚将渠琅踹的倒飞半丈,口吐鲜血。

    但渠琅没有反击,其他将渠的家兵也不再战斗,嬴成蟜得以顺利的走到了将渠面前。

    看着目光已经有些涣散的将渠,嬴成蟜的心情愈发复杂。

    或许,是将渠的忠义让嬴成蟜自愧不如。

    或许,是嬴成蟜渴望这样的人才能投奔大秦,为秦所用。

    也或许是嬴成蟜不希望将渠的死进一步激发燕人的爱国情怀。

    万般心绪最终化作一声轻叹: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对于李贺而言,这只是他为鼓舞士气、抒发志向而做的一首诗中的一句。

    但对于将渠,以及诸多和将渠一样的人而言,这就是他们的经历,也是他们的一生!

    嬴成蟜半蹲下身,温和而诚恳的说:“燕相渠,无愧于任何人!”

    “燕国能得如此慷慨悲歌之士,此乃燕国之大幸!”

    将渠的双眼深处又涌出些许光彩,努力想对嬴成蟜露出一个笑容。

    将渠已经可以预想秦国大兴、燕国灭亡的结局,且无力回天。

    燕国的史书或会如诸多小国那般被尽数焚毁,燕昭王一朝君臣的努力也会被打入历史的尘埃。

    但嬴成蟜身为大秦长安君、连灭两国的功臣,他的所言所行会有更多人关注,秦国也不会去焚烧嬴成蟜的记载。

    凭借嬴成蟜的这句赞许,或许会有更多人知晓昔日黄金台,知晓黄金台上那位英明的燕王。

    将渠突然感觉,自己死得其所!

    “嗬~”虚弱的气流混着鲜血喷出喉管,将渠终究无法亲口说出自己的感谢,他的双眼也彻底失去了神采,只是凝望着黄金台的方向久久不能合眼。

    嬴成蟜轻柔的帮助将渠合拢双眼,温声道:“若燕昭王果真值得燕相如此效忠,他不会怪你。”

    “安心去吧。”

    直起身,嬴成蟜整顿甲胄,轰然拱手,正声高呼:“大秦长安君、公子成蟜,恭送燕国相邦!”

    有嬴成蟜带头,无论秦军将士对将渠的感官如何,都齐齐拱手:

    “恭送燕国相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