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巡视境内,就是去给他们撑腰的。”

    “若是背靠五万大军却依旧连检举都做不到,寡人要之何用!”

    毛遂目露错愕:“大王意欲逼百姓作乱乎!”

    这句话虽然是疑问句,但毛遂的语气却十分肯定。

    在毛遂阐明利害之后,赵王偃的态度却依旧如此平和,这只能说明赵王偃早就考虑到了朝逼官反的因素。

    毛遂也终于明白了赵王偃为何会直接拉出足以与别国打一场局部战争的大军!

    这支兵马根本就不是冲着诸贵族去的,而是冲着各县的县兵去的!

    各地官吏背后的权贵固然可怕,但寡人麾下五万大军的剑刃亦利!

    检举揭发藏于幕后的权贵,引导这柄剑斩向权贵。

    或是拒不检举,与他们背后的权贵一起硬抗这柄利刃。

    除此二途,别无他路!

    赵王偃沉声道:“寡人给了他们俸禄,给了他们高官,也给了他们机会。”

    “若是五万大军陈于城外,他们却依旧执迷不悟。”

    “寡人便再给他们一个痛快。”

    毛遂肃然拱手:“请大王三思!”

    “若如此,国必动荡!”

    郭开却是轰然拱手:“大王圣明!”

    “长安犁乃是事关国本之事。”

    “若不能行雷霆之举,则我大赵推广长安犁、提高大赵粮产之事便会迟迟无法实现。”

    “与其长痛,不如短痛!”

    毛遂豁然怒视郭开:“佞臣!”

    “岂能以长痛短痛之说来误导大王!”

    “万民向利,长安犁之利显而易见,只要长安犁开始推广,迟早都会被各地庶民取用。”

    “届时朝廷与权贵之间的矛盾便将转化为庶民与权贵之间的矛盾。”

    “我大赵只需要借庶民之利,自可完成最后的推广,何须大动干戈!”

    毛遂很清楚,利益如同魔鬼,会让最怯懦的庶民们团结起来向权贵发动冲击。

    更重要的是,赵国权贵的实力远逊于楚国,赵国君侯的私兵最多也只有小几千人而已。

    赵国的庶民们完全有机会重创权贵,甚至是踏破权贵府邸!

    届时,朝廷只需要站出来惩处几个带头的庶民,发兵控制动乱,就能得到权贵的感激。

    而后顺势将长安犁引入被权贵们封锁的区域,又能得到庶民的感激。

    以赵国的局势,赵国朝廷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双赢,何乐而不为啊!

    郭开冷然看向毛遂:“本相是否是佞臣,不是你这庸碌之辈可定的!”

    “当今天下乃是大争之急世!”

    “不争,即亡!”

    “本相承认最多只要十余年时间,毛大夫所言的局面就会出现。”

    “但我大赵等得起十余年吗?”

    “秦国早已在竭尽全力打造长安犁,并已于今岁春耕之际投入使用。”

    “只需数岁,秦国实力便会强过我大赵,秦国更能拥有与我大赵长期僵持的粮草,我大赵却困于无粮而只能求速战。”

    “彼时,我大赵又该如何施为!”

    郭开承认毛遂说的有道理,甚至承认毛遂的方法才是最合适的办法。

    但毛遂却有着重要的情报缺失——赵王偃的身体每况愈下!

    没人知道赵王偃还能撑多久,但年纪轻轻的赵王偃却确实已经在安排身后事了。

    现在的赵王偃是名副其实的急急国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