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缺额而造成的内部乱象的严重担忧和棘手畏惧!

    这就让嬴政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

    嬴政今年已经二十五岁了,距离庄襄王驾崩的岁数仅剩十年,死亡已如影随形。

    万一嬴政如庄襄王那般骤然崩殂,那他留下的这一摊子事对于嬴成蟜而言会否是他无法承受的重担?

    见嬴政皱眉不语,御书房内的吵嚷之声渐渐消散。

    一众朝臣恭谨的站在原地,以余光偷瞄着嬴政,心中满是担忧。

    即便是楚、赵二国来攻时,嬴政也不曾面露如此难色啊!

    前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许久之后,嬴政才终于将嬴成蟜的竹简揣入袖中,抬眸看向群臣:“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战机,也是可以再寻的。”

    “近些年我大秦外战不休、国力疲敝、人丁稀薄、粮草不丰。”

    “此战原也仅只是为击退赵、楚二国来犯之敌,并夺取足以令我大秦坚持到秋收的粮草,而非是为灭楚。”

    “故而寡人以为,此战当仅取下蔡、寿春、昭关一线以西。”

    “再令长安君所部将下蔡、寿春、昭关一线以东的黔首尽可能迁回关中,丰盈关中人丁。”

    “而后静待楚国百姓选出新任楚王,我大秦即可与楚罢兵和谈。”

    在思虑许久之后,嬴政即便心中不甘,却也终究因嬴成蟜的智商和能力而做出了让步。

    没办法,谁让寡人的傻弟弟不懂朝政啊!

    嬴政着实不敢、也不愿给予嬴成蟜超出他能力范围之外的压力。

    虽然嬴政不明白为什么嬴成蟜连这么简单的事都没信心解决,但既然嬴成蟜已经明确的说了,那嬴政不介意缓一缓。

    若是因为这一缓而导致嬴政无法在有生之年完成一统天下的愿望。

    那未竟的事业,可就要尽数压在嬴成蟜肩上了!

    反正,论战争,嬴成蟜是专业的!

    想到这儿,嬴政嘴角不由得勾勒出一丝笑意,环视群臣发问:“诸位爱卿以为,何如?”

    魏缭目瞪口呆。

    隗状瞠目结舌。

    群臣:“啊???”

    大王,您这前后的转折也太快了吧!

    再看看嬴政那隆起的袖子,所有朝臣心中升腾起同样的想法。

    果然,大王决心要做的事,没有人可以阻挡——除了长安君!

    群臣生怕嬴政反悔,忙不迭的拱手高呼:“大王英明!”

    冯去疾迅速撸起袖子拟旨。

    但缣帛刚刚铺平,又是一声高呼自御书房外传来。

    “启禀大王!上将军齮所部军情急报!”

    嬴政颇为期待的高呼:“传!”

    御书房门再次开启。

    一名浑身浴血的传令兵在两名宦官的搀扶下进入御书房。

    “大王!”看到嬴政的第一时间,传令兵挣开了宦官,跪倒在地,悲声而呼:“我部,大败!”

    “上将军齮战死,副将辛梧正在率残兵阻挡赵军。”

    “求大王增兵支援!”

    嬴政瞳孔猛然一缩。

    原本期待的心情尽数化作震惊。

    魏缭豁然喝问:“前线战况究竟如何!”

    传令兵自怀中取出一枚竹筒,双手奉上。

    魏缭等不及蒙毅过来,劈手从传令兵手中夺过竹筒,确认过封泥印信后看向嬴政。

    嬴政肃声道:“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