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却已出列而呼:“大王所言甚是!”

    “主辱,则臣死!”

    “大王待臣等如手足,臣等如何能坐视大王受此辱!”

    毛遂急了。

    什么话?

    你这是什么话?

    是我想让大王受辱吗?

    但这就是现在最稳妥的方法!

    触龙没给毛遂说话的机会,朗声道:“臣自请三千精兵,杀出重围,传王令与武安君,令武安君即刻放弃攻城、回援邯郸。”

    “如此,则邯郸之困自解!”

    毛遂大惊,赶忙拱手:“大王,城外秦军何其多也!”

    “派兵突围实在是死路一条!”

    “且一旦我大赵派兵突围,秦长安君甚至无须再杀使臣,便完全可以用我大赵战意不休的理由接连驳回我大赵的求和!”

    “我大赵再想求和便难矣!”

    触龙坚定的说:“将和平寄托于敌国身上,何其天真!”

    “和谈虽显于唇舌,却存于剑锋!”

    “和平只能通过将士们的剑来争取!”

    毛遂和触龙争论不休,赵王偃皱眉思虑。

    触龙提出的策略更加刚硬,一旦失败万事皆休。

    毛遂提出的策略虽然看似是在用人命往里填,但终究没有离开游说和谈这个范畴,也更稳妥,即便失败一次,也还可以再尝试两次三次无数次。

    换做燕王喜,他必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毛遂的谏言。

    但赵王偃却更愿意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思虑片刻后,赵王偃看向触龙:“左师此策甚善!”

    “然,左师年岁已高,寡人以为可再择他人行此策。”

    “诸位爱卿可有良臣举荐?”

    赵王偃不是看不起触龙。

    实在是触龙已年近九旬。

    这个年龄的人便是在两千多年后都不一定还能跳的动广场舞,更遑论是令其策马率军突围了!

    郭开迅速盘算着自己囊袋子里的人才。

    然而郭开才刚一拱手,触龙的眼睛便是一瞪:“大王以为臣已年迈无用乎?!”

    “臣固然已过八旬,却仍可日啖斗粟、开三石之弓!”

    “若大王不信,臣可与大王于这大殿之上角力以证!”

    赵王偃一时无语。

    别看触龙八十多岁了,但触龙的身体素质还真就比赵王偃好的多!

    触龙朗声道:“臣虽年迈,却自问于天下间有些清名。”

    “今武安君陈兵于咸阳城外,眼看着就要破城、杀王,却突然收到了邯郸军报,令其停止攻城、回援邯郸。”

    “武安君有理由认为其中有诈,也有理由抗令不尊。”

    “武安君更有理由担忧大王日后会因错过了此次攻破咸阳城的机会而责难于他。”

    “臣以为,唯有臣亲自走一遭,才能令武安君信服,并立刻率军回援!”

    触龙话说的毫不收敛。

    因为触龙很清楚廉颇为何没能回归赵国!!!

    如果郭开不出列准备举荐,触龙还不会硬撑着年迈之躯去突围冲阵。

    可当郭开出列,触龙怕了。

    他怕李牧变成下一個廉颇!

    郭开微微皱眉:“武安君如何会抗令不尊?”

    “又岂会对大王心生怨怼?”

    “左师此言,着实过了!”

    触龙毫不退缩的看着郭开:“本官身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