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岂不是令朝廷再次置身于众矢之的?”

    “而是各地黔首父老因官吏缺额、政务不畅而上书朝廷,共同举荐当地德高望重之人为官为吏。”

    “若朝廷考教之后确认此人确有能为,便顺应当地民声,准其为官为吏。”

    若是直接由朝廷拣拔各地豪强为官吏,非但费时费力,还会进一步加剧大秦和地方之间的矛盾。

    落选之人必定生恨,被选之人没准还会和落选之人一边畅饮一边同骂大秦。

    所以嬴政选择让各地地方自行举荐,这既能让嬴政一眼看清究竟谁才是当地最大的豪强,同时也能让各地散乱的豪强自发内斗,便于未来一网打尽!

    嬴成蟜皱眉发问:“即便不得不如此施为,王兄可曾想过此举会撼我大秦的军功爵制,又可曾想过此举会寒了我大秦将士们的心!”

    嬴政的声音有些冷酷:“正如王弟所言,若我大秦果真能一统天下,外战必缓。”

    “战事变少、军功变少,由军功而封爵为官者也会越来越少,无法满足我大秦的需求。”

    “地方举荐豪强,朝堂征辟贤良,方才是我大秦一统天下后拔擢官吏的主要方式。”

    嬴成蟜微怔:“察举加征辟?”

    征辟制由来已久,秦孝公的求贤令便是原始征辟制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原本历史上,嬴政也将征辟制进一步发扬光大,征辟来了被誉为‘汉家儒宗’的叔孙通等一众人才。

    至于乡举里选,这不就是察举制的初级阶段吗?

    虽然察举制说起来是对德才的评判,可德才的评判权本就是对地方话语权的直接表现!

    嬴政若有所思:“察举?”

    “此名,倒是妥当!”

    “王弟以为乃兄此策何如?”

    嬴成蟜沉默数息后,痛饮爵中酒:“弟,心中不甘!”

    从社会角度来看,嬴政的做法非但没有错,还对社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他一统天下,便会将世卿世禄制、养士举士制扫入历史的尘埃,让军功爵制成为天下选官的主要手段。

    待到天下稳固,嬴政又会将军功爵制搁置,带领天下进入察举征辟制的初级阶段。

    可对于大秦、对于秦人而言,这份进步却是致命的毒丸!

    嬴成蟜看向嬴政:“王兄!”

    “你甘心吗?”

    “你安心吗?”

    嬴政默然。

    嬴政的整体思想看似完备,但若是果真完备无缺又符合他的心意,嬴政也不至于为此心忧,甚至是与嬴成蟜长谈此事。

    见嬴政不答,嬴成蟜继续说道:“弟不知王兄是否甘心,但弟不甘心与那些故国余孽分享胜利的果实!”

    “弟不甘心,弟窃以为我大秦的将士们也不会甘心。”

    “我大秦内部嫌隙,必由此生!”

    “弟不知王兄是否安心,但弟也不安心。”

    “仅仅只是因为地方豪强势大便给予他们官位,不会让他们有丝毫满足,反而会助长他们剥削黔首、违法乱纪的嚣张气焰!”

    “若我大秦给予了他们更高的官位他们还不满足,还想讨要更多的土地和利益。”

    “彼时王兄又该当何如!”

    嬴政再次默然。

    嬴成蟜却知道答案。

    秦王政三十一年,嬴政明命天下‘令黔首自实田’,彻底于天下范围内终结了土地公有制,真正拉开了天下土地私有化的序幕,开启了地主阶级的狂欢!

    嬴成蟜承认这依旧是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