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已沦丧八成矣!”

    “这足以说明楚国近些年确实屡战屡败,却依旧非是我大齐可力敌之强国!”

    说话间,田假心中很是不甘。

    去年嬴成蟜为了借兵而将淮阴周遭地区割让给了齐国。

    其中还包括莒城、阳都等曾担任过齐国别都的重城。

    齐国上下因此振奋良久,就连腊祭的庆典都比往年更热闹了很多。

    齐国臣民都觉得齐国的复兴可能要由此而起。

    可结果呢?

    距离齐国接管那些城池还没到一年,去岁嬴成蟜割让的疆域便沦陷了八成!

    复兴?

    去特娘的复兴!

    楚国仅仅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打碎了齐国的复兴梦,更是让齐国再次感受到了被强国支配的恐惧!

    匡勇轻声一叹,无奈拱手:“南侧诸城沦陷,罪在本都大夫!”

    “待此战结束,本都大夫定会亲往临淄向大王请罪!”

    身为莒都都大夫,匡勇是莒都军事主官,同时执掌齐国五都兵马之一,负责镇守齐国南侧疆域。

    此战打成如此模样,匡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认错之后,匡勇看向田假的目光却很是坚定:“本都大夫不会推拒属于本都大夫的罪责!”

    “然,本都大夫却必须要大王、田将军并朝中诸位同僚明白。”

    “兵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也!”

    “雍门诸城之所以迅速沦陷,并不是因我大齐将士们弱于楚。”

    “而是因这些疆域虽然曾为我齐国疆域,却留于楚国手中太久,诸多臣民皆已自认为楚人,而非是齐人。”

    “且城内百姓的利益更是与楚息息相关,其心不在齐,而在楚也!”

    “就如那彭城,楚军抵至之际,城内百姓顷刻动乱,裹挟城内官兵而降!”

    “面对如此困境,便是秦长安君都倍感艰难,只得求助朝廷!”

    匡勇心里苦啊!

    若果真是因为双方实力的差距而导致匡勇大败亏输,匡勇不吝于一死报君恩。

    可问题是匡勇早在去年就上书朝廷,请求镇压新附之地的百姓权贵以稳固新附之地,却被齐相后胜驳回了上书,以至于彭城等多个城池的百姓一见楚军抵至,顷刻便反。

    即便匡勇颇有军略,可他又如何能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守住国门?

    匡勇固败,可匡勇不甘。

    匡勇更不认为他在老齐地也会败给项燕!

    田假若有所思:“匡都大夫以为新附之地百姓作乱才是我大齐此战大败如斯的主要原因。”

    “一如去岁秦长安君于江汉地的遭遇那般?”

    匡勇诉说自己遭遇的困境,田假是听不大懂的。

    毕竟田假没有多丰富的战争经验,也没有多丰富的治政经验,他并不了解基层面对的实际困难。

    但当匡勇举了个嬴成蟜做例子,田假立刻就懂了。

    连嬴成蟜都很难解决的困境,匡勇和他田假又凭什么能解?

    匡勇连连点头:“然也!然也!”

    “本都大夫以为,楚国此番之所以胆敢于准备并不充分的情况下与我大齐开战,绝非是因楚国兵强马壮,而是因楚国很清楚这些百姓之心。”

    “是故,本都大夫认为楚国此战并非是为攻我临淄,而只是意欲借新附之地百姓之力夺回去岁沦陷于我齐国之手的疆域。”

    “待楚军全取那些疆域,自会收兵。”

    “而我大齐要做的绝非是主动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