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

    但毕勇面上却是不显:“那又如何?”

    “吾只要十亩地,可否先售与吾?”

    高双愕然:“买田做甚?”

    “十余万僮仆被发卖,届时僮仆的价格定然会比现在便宜太多!”

    齐国的田税并不高,甚至是七雄中最低的!

    这钱得花!

    眼见一名名袍泽上前掏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英布讪笑着摇头:“某还小,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商贾一拍大腿:“这位将军,您怎能这么想啊?”

    “待到子嗣学有所成,成为当世大儒,这三百八十刀币算个甚?!”

    再加上齐国由来已久的文化和认知观念,如高双一般想法的人反倒是大多数。

    “若是出了任何岔子,诸位将士皆可亲来莒都亦或是上禀将领,我莒都会持此备案与左相一同上禀大王,惩处奸商蠹吏!”

    “若是逢个灾年,那可就不赚反赔了!”

    商贾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几分:“这位将军只要五顷田,何不多买些?”

    “我先来的!千乘县周边的田亩,给本将来上三倾!”

    “如此,无须亲自下田劳作,只要不逢灾年便每岁皆可得粮,再拿粮食去换钱便是。”

    “秦长安君必不会将那些俘虏带回秦国,届时,将军以为这些俘虏会被如何处置?”

    “诸位袍泽且先交割,英某再去逛逛。”

    慌不择路间,英布险些撞上一具香柔软嫩的娇躯。

    毕勇被商贾说服了:“尔所言,有理!”

    听着商贾和官吏的话语,诸多出身寻常的将士怦然心动!

    “十几万总得有吧!”

    “昔年秦国养不起那么多人,今夕秦国难道养得起吗?”

    毕勇心中大讶。

    高双艰难的咽了口唾沫:“然,高某乃是兰陵人士。”

    凭着自己强壮的体格,毕勇挤开了前方士卒,闯至一名商贾面前沉声发问:“麦丘上田要价几何?”

    听着刀币与案几发出的闷响声,看着毕勇那钱串上残存的刀币,商贾双眼放光。

    “昔孟母为孟子成长,三迁家宅以求贤邻,果真养育出了如孟子这般大儒。”

    若是他们自己回家购买田产,他们很可能会被当地大户欺压,拿出买上田的钱财却只能买到良田。

    所有士卒都陷入疯狂,用尽全力往前挤,试图第一个买到田亩。

    真正的权贵也不会向这些新晋小富户解释他们大量囤积土地的原因和由此获取的利益。

    商贾诚恳的说:“你我拼命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子孙后代!”

    “大王仁德,为此战将士们大开方便之门。”

    看着钱串被取走,心中空落落的高双强笑回首,看向其他勇士:“诸位日后也都是要有子嗣的。”

    “此番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良机啊!”

    为了投资创业,为了后代福泽。

    商贾赶忙拱手:“七十五刀币一顷!”

    随着大家的钱越来越多,田肯定会涨价的!

    “毕兄需要多久才能把买田的钱赚回来?”

    毕勇怦然心动。

    “他们更养不起了!”

    “更重要的是,将军莫要看这房舍贵,但这可是比邻稷下学宫的稀缺房舍。”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大客户!

    妥妥的大客户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