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芦家庄原本只是一个仅有五十户人家居住的普通小村庄。

    这村子的南边有一条东西流向的小河,为村民们提供日常和灌溉用水。

    由于水源充足再加上肥沃的土地,使得村民们靠着农业经济过上了还算是富足的日子。

    1907年正太线正式通车,村东头多了一个火车站。处在铁路沿线的芦家庄又吃到了一波红利,村子里甚至有能力供出了两名高中生。

    而这二人也没有辜负大家伙的希望,他们最终成功地考上了鸡蛋舞者创建的山西军官学校。并在忻口战役爆发前的一个月,正式成为了炮兵营长。

    身处在军队的两个人消息比老百姓灵通得多,他们深知敌我差距。二人在大战开始前托战友给老家带了一封信,极力劝诫家人举村迁移。

    在当时那个年代,大多数民国老百姓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几乎没有几个人愿意轻易地离开自己的家乡。

    毕竟在人们的心中,家在哪儿自己的根就在哪儿。故土的存在一直都非常重要,没有了家就没有了根。

    所以很多民众明明知道敌人残忍暴虐,而且要打上来了。却依旧心存侥幸,不愿意从家乡逃离。

    但芦家庄的情况却有些不同,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从村子走出去的孩子不会骗自己,所以他们并没有受到迫害。

    甚至在太原会战,村里一些心怀热血的年轻人还参加了青年抗敌决死队。

    得知这次破袭行动的具体安排以后,这些同志主动向上级提出申请,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与攻打芦家庄的部队协同作战。

    师部考虑到,有熟悉地形的战士一同作战,会为破袭行动减少很多意外情况的发生,索性便批准了他们的申请。

    ——————————————

    在芦家庄、马首村、和尚足和上湖四个车站中,芦家庄车站是最大的一个,也是鬼子们在这一段路线中最大的一个据点。

    自从三七年来到这里后,为了巩固对正太线的防守,小日子便强征了不少附近的百姓。并且在这里修建了汽油库、军火库和兵站。

    周围的鬼子们把芦家庄当做了补给站和指挥所,并且预定好一旦有大规模的战斗发生,几个车站的兵力要统一调度。

    驻扎在这里的日军是第四独立混成旅团,第十四步兵大队的吉冈中队。

    由于旅团长亲自给这个中队下达了死命令,所以吉冈指挥着士兵们在芦家庄车站的四周,修筑了四个碉堡,并且碉堡外有壕沟和通电的铁丝网。

    如果单单从纸面实力看,这里仿佛已经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据点。

    一二九师左翼纵队的指挥是三八六旅的瘦子参谋长,在这次破袭行动中他还在兼职政委、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

    虽然这位目前还没有在大战役当中独当一面的经历,但上级依旧很信任他的能力。

    为了确保行动计划的万无一失,经过瘦子参谋长和旅长的深思熟虑,决定由战斗力最强的七七二团来攻打芦家庄车站。

    之所以这么安排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七七二团的兵力很充足。

    这个主力团足足有三千人,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在进攻的同时,分出一个小部队兼顾榆次方向的佯攻任务牵制敌人。

    破袭行动的另外一个大目标马首村车站,则是交给了纸面实力稍逊的一些的25团。

    瘦子参谋长派一个两千六百人的大团,进攻一个百人据点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这个据点离寿阳只有二十来里路,那个县城里驻扎着日军第十四大队的大队部。以卡车和三蹦子的速度,鬼子的支援速度一定会特别快。

    因此,攻打马首车站动作必须要快。一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