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由于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这大大激励了后勤部各岗位同志们的积极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军工区还是民工区始终都保持着高效率的生产。

    热情高昂的大伙甚至自愿开始了三班倒,用这种轮班制日夜不休的生产第二阶段需要的物资。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后勤部作为全军的给养所在,在抗击鬼子侵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着黄河带回来的那些生产设备和器械后,总部和大后方自然是鼎力支持,可以说是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短短一年的时间,后勤部硬生生发展到了一千五百人的规模。

    如果单独看步枪和轻机枪的产能,几乎可以和1931年8月的奉天军工厂媲美了。

    而且用不了多久,各方面的生产力还会有飞跃性的提升。因为今年6月28号黄河在系统内解锁了流水线生产。

    流水线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就是把生产中重复的过程分裂为若干个子过程。

    前一个子过程为下一个子过程创造执行条件,且每一个子过程与其他子过程可以同时进行。

    简而言之,就是把功能分解开。在空间上顺序依次进行,在时间上重叠并行。

    只可惜两个月的培训时间还不够,同志们的技术水平还不到位。

    在缺乏熟练技术人员的情况下,使用动力流水线可是大忌。

    就比如某一个站点的效率不够,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作。这会导致一部分没加工好的零件流到了下一工序,从而使得全线都崩盘。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情况,要知道没有合格的机动人员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黄河与张万和可不是后世那些该上路灯的黑心工厂主,自然是不可能让同志们冒着风险进行工作。

    不过培训的进度总体上来说还算不错,要不是因为百团大战期间停止了学习,第一批工人在八月底就可以合格了。

    ————————

    在忙碌的日子里,时间来到了9月1号。

    今天可是个大日子,昨天晚上黄河甚至激动地有些失眠。

    他并没有像往日一样,吃完午饭就开始理论学习,而是待在房间里等待着系统内新科研项目的解锁。

    作为后勤部的副部长,黄河虽然有些宅,可始终很在意前线战士们的需求以及对新武器的反馈。

    几乎是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派王德兴前往各级部队进行调研,看看战士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武器。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结束后,很多主力团的突击队都希望后勤部可以解决一下火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晋造汤姆逊和青岛造MP18数量严重不足,只有少部分的精锐部队发配备了几支,导致绝大多数战士只能用驳壳枪平替。

    这并不是说盒子炮不好,作为一款加上木质枪托就是冲锋枪的武器,它的优点真心不少。

    能连发能单发,火力强大换弹快,近距离火力强大可以说是为突击队量身定做。

    但问题就是战士们现在用的驳壳枪分为两种,分别是国产货和进口货。

    进口货一般来源于德子和军事学院西班牙。

    其中德造款质量最好,也在部队里人气最高,毕竟这武器本身就是德国研制出来的。

    西班牙货也不错,毕竟带快慢机的驳壳枪是人家先搞出来的。

    但作为欧洲著名山寨王,他们生产的武器有些豪放并且材料不如德造,导致有时候会出现卡壳的情况。

    但进口驳壳枪终究还是少数,大部分战士用的都是国内各大军工厂仿制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