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旅长走后第二天,一共五挺FM-24/29从后勤部的军工厂里生产了出来。

    按照惯例,这批武器先进行试射,一切没有问题后再送往总部和旅部。

    上次测试MAS-36的性能时,黄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没出来,这让张万和有些意难平。

    这次他特地提前通知了黄河,邀请他这个大功臣来参观。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的黄河来到了后勤部的靶场,军工区的一众负责人也刚刚到达这里。跟大家打完招呼后,他看到了今天要测试的五挺轻机枪。

    提到高卢鸡和轻机枪,正常人都会觉得我在报绍沙的身份证号。

    但说实话,作为F国武器FM-24/29透露着与众不同味道。

    当年因为饱受绍沙的折磨,一战结束后高卢鸡陆军急需一款新式机枪来治疗一线战士们的高血压。

    而新式武器选型时,场面热闹的就像世界武器博览会。

    什么维克斯贝蒂埃、麦德森、刘易斯机枪、哈奇开斯M1922轻机枪、勃朗宁自动步枪,一众当时风评不错的轻机枪全部送了过来。

    当时他们的陆军高层看上了勃朗宁自动步枪,可惜当时在生产许可上没有谈拢。

    高卢鸡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太贵,毕竟当时国内大部分财力都用去修马奇诺防线了。

    这时他们骨子里莫名其妙的高傲又发挥了作用,陆军高层决定不蒸馒头争口气,自己搞!

    于是1924年的时候这款轻机枪被正式定型为FM-24。

    俗话说得好,造枪先造子弹。我们之前说过高卢鸡的新子弹口径是7.5x 54毫米,他们为了这碟醋包了盘饺子,设计出了新式武器。

    但最开始时,这款子弹的长度是57毫米。

    由于一战后他们缴获了敌国大量的武器弹药,新式子弹和敌国的7.92x57毫米弹相同的弹壳长度很容易搞混。

    为了避免使用错误尺寸的弹药从而损坏武器,高卢鸡在装药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三毫米长度。

    这才有了54毫米的最终版本,而新式轻机枪也在29年改膛,最终命名为FM-24/29轻机枪。

    这款枪看起来跟捷克式轻机枪差不多,瞄具也放在了左边。

    它采用的是25发顶置弹匣供弹,这样的供弹设计很容易让根据地的同志们误以为,这又是一款捷克式轻机枪的仿制品。

    毕竟小鬼子也仿制了一款九九式,虽然主要是为了应对太平洋战场部队,但部队也少量缴获了一些。

    不过,该枪的确是高卢鸡自行研制的产品,而且诞生的时间还要比捷克式轻机枪早一些。

    这枪的结构上有不少当地特色,比如它的照门是可以折叠的,两脚架也可以折叠固定在枪管两侧,折叠这一块高卢鸡是拿捏得死死的。

    另外的特色是,这挺轻机枪没有设计提把,而是搞了一个厚实的护木,这在当时还是很少见的。

    国内战场主流的轻机枪大多都是导气式,风冷散热会让机枪很烫。

    有了护木以后,腰际射击再也不用担心会无情铁手,但带着轻机枪冲锋时还是差了点气势。

    「张大彪(史诗级削弱版):这机枪抱是抱不走了,只能端走。」

    吃过绍沙的苦,这回高卢鸡吸取了经验教训,十分贴心地给枪添加了防尘盖。

    由于这款机枪的设计年代稍微早一些,所以有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不能快速拆卸枪管,因此不适合持续射击。

    高卢鸡陆军颁布的教范中建议持续射击不得超过400发,若超过则需要10至15分钟的时间冷却枪机与枪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