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此刻,伴随着巨量的构成这颗气态行星的氢和氦旋转着坠入到白矮星之上,整颗白矮星的亮度相比起之前已经增加了数千倍。

    无尽的气体甚至于在它身边形成了一团云雾,这团云雾疯狂的围绕着它旋转,相互之间剧烈的磨擦着,能量迅速的攀升着,甚至于在白矮星两极形成了明显的喷流。

    整体来看,此刻围绕着这颗白矮星的云雾就像是襁褓一样。

    人类的襁褓用于养育新生。此刻,白矮星的襁褓,同样在孕育着某些极为可怕的变化。

    此刻这颗白矮星的辐射虽然猛烈,虽然已经足以横扫整个恒星系,将其放到太阳系的话,就算是当初已经进入太空,甚至可以进行恒星际航行的人类文明都承受不住。

    但相比起原本就狂暴无比,动辄抛洒出数颗,十几颗地球质量的蓝超巨星来说,却完全不够看,更不可能做到对奇异生命集群造成重大杀伤。

    此刻无非是让星系之中的环境更加恶劣而已。

    但,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伴随着气态行星的接近消失,伴随着构成它的总量高达900万亿亿吨的氢和氦大部分都落入到白矮星之上后,一个临界点终于到达。

    白矮星表面引力极为强大,甚至能高达地球的数十万倍。在如此强大重力的压缩之下,到达白矮星地表的所有氢和氦都会受到极致的压缩。

    压缩意味着温度的提升,这些氢和氦的温度很快便提升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摄氏度。

    而这种环境,与恒星核心环境类似。

    在恒星核心,因为足够高的温度和压力,氢和氦会发生核聚变,将质量转化为能量,令整颗恒星能发光发热。

    那么,在白矮星表面具备了与恒星核心类似的环境,会怎样?

    很显然,这里的氢和氦同样也会发生核聚变。

    而核聚变会释放能量,这些能量会导致白矮星表面的温度与压力进一步提升。

    如果是在一颗正常恒星的核心,能量所导致的温度和压力的提升,会因为内部过于巨大的压力,导致恒星膨胀。

    恒星膨胀了,内部的压力自然就会降低,温度也会降低,核聚变速率自然就会减缓。

    如此,恒星便可以形成内部压力-核聚变-体积之间的动态平衡,大致维持着平稳的核聚变速率,即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

    但到了白矮星地表,这种动态平衡的调节机制却会失效。

    氢和氦发生了核聚变,进一步提升了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的提升会导致压力更大,聚变速率更快。

    但一颗白矮星的重力却是稳定的,并不会因为压力的提升而降低。于是,越是核聚变,压力与温度越高。压力和温度越高,核聚变的速率越快。

    这会导致什么后果?

    很简单,这必将导致在短时间内,所有一切可供聚变的燃料全部发生灾难性、失控性的连锁聚变,在极短时间内全部聚变掉。

    这种机制有些类似于氢弹。所不同的是,人类所制造的最大当量的氢弹,TNT当量也不过在两亿吨的样子,换算成质量,再加上核聚变的反应比例,这样一颗威力如此巨大,甚至于足以改变地壳的氢弹,其参与反应的氢元素的总质量也不过才区区1.3吨左右,其中更是只有不足10千克氢元素被转化为能量。

    而此刻,发生在这颗白矮星表层的,失控性、灾难性的联锁反应式核聚变,参与反应的氢和氦元素有多少?

    几乎高达900万亿亿吨!

    如此之多的质量,因为这颗白矮星那超强的重力,在几乎一瞬间之中反应完毕,释放出来的能量之强大,几乎无法想象。

    与之相比,前期因为气态行星气体撞击白矮星所释放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