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秘密了,只不过有人看好,有人不看好。

    董建元自然属于看好的那一类。

    康驰的回答虽然让他有些小小的失望,

    但康驰说得没错,光刻机又不是拖拉机,

    他这才开始两三个月,没搞出来才正常,

    搞出来了,才是不正常。

    至于自己流片,估计康驰从哪搞了台光刻机,用来逆向研究吧……

    和董建元结束通话后,康驰便通过绘图机的wifi传输功能,把芯片的GDSII文件给导入进了电脑,最后加密发给了董建元。

    搞定这件事后,康驰又开始了研究起了它的另一个功能:

    实物扫描建模!

    这个功能也不是什么稀奇的,很多手机程序都能通过摄像头和陀螺仪的配合,把一个物品拍一圈生成三维模型,甚至连贴图都直接有了。

    不过这个功能,目前主要还是用来娱乐。

    别说工业设计这么精密的事情了,就连游戏建模都用不太上……

    因为这种方式扫描生成的模型,点线面太多了,体积非常大,

    如果直接用来做游戏,那游戏的体积可想而知了……

    所以得优化,

    但优化起来,比直接做还麻烦。

    就跟用语音输入法写一样,说的时候可能又快又爽,但后续修改起来,就会发现还不如直接敲键盘来得快。

    康驰没有上来就尝试这个功能,就是因为对它没有抱有太多期望,

    但经过了这两天的使用后,康驰再也不敢小瞧这绘图机的功能了。

    他从相机上随便拆了个零件,然后根据提示,把它放在投影区域旋转了数次,最后又换了个握手的地方,重新旋转采样。

    很快,绘图机就发出了滴的一声,

    一个三维的立体零件就弹出来了。

    康驰只看了一眼,就基本确定这功能是真的有用!

    因为它太简洁了!

    没有多余的点线面,同时还可以调整精简程度,

    调到最高的话,连零件表面上的磨砂起伏,都有线条结构。

    而调低的话,则是最合适的基础模型,

    只需要对它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和调整,一个零件的图纸就基本搞定了。

    此时康驰又想补充一句,

    卧槽,

    牛逼!

    有了这功能,以后升级后的物品,如果要转换成图纸,那可就方便多了啊。

    当然,像光刻机这种,是通过解析显卡得到的技术,在没有造出实物的情况下,还是得自己来画图纸。

    另外,如果特别复杂精密和小巧的东西,也不合适,

    说不定拆零件的功夫,都够把图纸给画出来了。

    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绘图机的帮助下,康驰的工作效率依然直接拉满,图纸产出的速度,一天就顶过去一周。

    在稳定推进光刻机项目的同时,康驰只用了五天就把相机的图纸全部搞定,然后发给了相机研发部的贺勇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