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亲自来到了康驰家,询问他对这个实验室的具体要求,并当场就给出了一个大体的计划。

    “其实来之前我也和陈海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听他说上次从这里运输过一次大件,结果因为山路太多弯,下山的时候把很多树都砍了,同时考虑到陈海说的大型飞机……

    所以我的建议是,别从这里往下挖,不然你在这里造出来的东西要运出去就是个大问题,我们可以直接从山下挖条隧道进来,把实验室建在这房子的正下方,到时候建个电梯和应急通道上来就行了。”

    “不过这么做的话,施工费肯定会高很多。”

    康驰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钱不是问题,你们尽管放手去干。”

    ——

    随着魔都相机生产部门逐渐进入正轨,方启明也终于有空回来东阳,东阳镜头部门的相关事务了。

    顺便还给康驰做了一次情况汇报。

    再过几天,第一批武安相机就可以开始发货了,

    到目前为止,大秦光学总共接到了七万个机身、二十三万支镜头的预售订单,订单总额超8亿!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超长的预售期,导致很多冲动消费的用户提前退单的情况下。

    其实除了冲动消费,三巨头的相机镜头在二手市场,价格崩盘,以及三巨头适当降价和技术升级也有很大的原因。

    突然出现这么多人灭门,投入大秦光学的阵营,二手市场的价格崩盘其实也是可以预见的,

    原本卖七八千的二手A7M3,如今五六千的一大把,

    但如果这个价格卖不出去,还得降价的话,卖家就会考虑,是否有必要承受这么大损失,转门到大秦光学了。

    一开始,大家还能自我安慰:

    “既然大秦光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就别指望本子货能保值了,以后只会越来越便宜,绝对不可能涨回以前的价格,所以早出早轻松。”

    但随着三巨头不约而同地升级了固件,使得原本机身的性能再次得到了加强后,很多人顿时就犹豫了。

    虽然市场上还没有人真正收到大秦光学的相机,但从纸面实力上来看,武安确实完全落后于A7M3,

    甚至固件升级后的A7M2,都能在数据层面力压武安。

    “感觉我的A7M2还能再战两年,到时候用报废了,再看看大秦光学的情况,决定要不要转门也不迟……”

    于此同时,随着三巨头的相机镜头二手价格跳水,也给了很多新玩家多一个选择,那就是以和入手大秦光学差不多的价格,接盘小本子的货。

    这样的人群,其实也不是少数,

    毕竟武安到底怎么样,还没有一个评测视频出来,而小本子的货,却都是经过市场考验的。

    所以要不是大秦光学还有便宜的镜头群这个巨大优势,退单的人数肯定更多。

    不过大秦光学这7万多个预售单,其实微单新玩家比重才是最大的,真正下血本直接转门的老法师,最多两万出头。

    这就和康驰之前预料的那样,价格打下来后得到入场机会的新玩家,才是大秦的基本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