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专门打电话过来,不会就是为了安慰我的吧?”

    “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就是相关的实验数据,我会让人给你们送过去,你们可以按照这个数据调整方向,我建议伱们以后主要就搞量子计算机,最后就是我的这个量子捕捉器估计你们也很难造出来,我暂时又没时间造新的,所以如果你们需要量子来做实验的话,可能得过来我这边取,不过可能要等我搞出一种新的量子容器才行,这个量子容器同样也能用于你们的量子计算机。”

    “意思就是在你搞出量子容器之前,我们只能干等着?”

    “你们可以先调整方向,设计新的量子芯片计算模式嘛。”

    “……”

    挂完电话后,潘坚为突然发现,

    和康驰的这通电话,怎么有种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和老板沟通课题,听BOSS指点他研究方向的感觉?

    他可是堂堂科学院院士啊!

    而且年龄还比康驰大了足足两轮……

    就,

    打击有点大。

    也不知道吴利鸿是怎么和这小子相处的……

    ——

    在盘古基地和潘坚为结束通话后,康驰很快又迎来了两位老熟人:沈首长和吕首长。

    几乎在康驰从三沙动身回东阳的时候,两位大佬就得知了实验成功的消息,于是也立即动身,前往东阳准备和康驰当面交流。

    一见到康驰,沈首长就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小子变戏法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没办法,时不待我啊。”

    “……”

    简单地聊了几句后,一行人很快就进入了盘古基地。

    这其实还是两位领导第一次参观这里,当看到里面的工程师正指挥着高度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忙碌地制造着各种零部件后,都感到有些瞠目结舌。

    不过也只有这种科幻的画面,才能解释康驰的设备为什么能造得这么快了……

    吕首长有些疑惑地问道:“这种工业机器人怎么不量产?”

    “成本太贵了,只适合用来造高尖设备和原型机,批量化的中低端的制造,还是人或者专门的生产线比较划算,你们可以把它们理解为工业母机的一种,而且是特别贵的那种。”

    参观完后,几人就坐在了会议室,正式谈起了这次的量子技术。

    “你接下来的方向是什么,需要我们进行哪方面的支持?”

    “接下来就是用这個技术,造出量子通讯芯片,量子计算芯片不算特别紧迫,还是交给潘院士团队吧。”康驰思索了片刻后又说道,“至于支持的话,其实还是钱和人,多了个量子芯片的制造业务,大汉芯业肯定要扩产,大秦光学的EUV光刻机也要提高产能。”

    “造量子芯片还是用EUV光刻机?”

    “对,量子芯片只是把晶体管换成了量子容器,材料和结构不一样而已,只要是搭这种纳米级微型结构的东西,光刻机和光刻胶还是最好的工具,不过可能气相沉积、蚀刻之类的设备,就要根据实际材料进行升级改良,这方面等我有了具体的思路后,会让中微他们帮忙改。”

    吕首长点了点头,又问道:“研发和扩产,能算出来大概要多少钱吗?”

    “还没实际搞出来我也说不准,便宜的话可能一两千亿就够了,贵的话……可能上万亿也说不定。”

    听到后面这个数字,两位领导也不禁有些心惊肉跳的。

    不过全球每年建芯片厂的总投资,也有差不多一千亿美元,而这还只是新建投资。

    所以花个上万亿来投资全新的量子芯片产业,其实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