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事实上可控核聚变除了Q值的问题,燃料同样也是个麻烦事。

    以往在宣传可控核聚变的时候,媒体总是说海水中有取之不尽的氘,掌握了可控核聚变人类就永远不用担心能源问题了,

    但实际上氘-氘核聚变,就像是在内燃机里面烧木头一样低效。

    约翰牛的JET反应堆0.67的Q值,就是用氘-氘作为燃料得到的最高实验结果。

    而岛国的JT-60,则是把氘-氘改成了氘-氚,提高了差不多一倍的‘燃烧效率’。

    然而问题来了,氘没有辐射性,但氚是有辐射性的,

    在氘-氚核聚变反应后,放射出的质子也是有放射性的,

    所以采用氘-氚作为燃料的可控核聚变,其实并不见得比核裂变更绿色、环保和安全,里面还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而且氚的制造成本非常高,一克就要25万。

    目前制造这玩意的主要方式,就是传统的核裂变发电站。

    岛国往海里排的核废水,里面就有大量的氚。

    至于为啥25万1g的东西,他们还要排了?

    当然还是这玩意的提纯成本巨高,用中子轰击锂产生氚的成本是1g25万,从核废水里面提取的成本比这个更高,甚至有相当大的技术难度。

    而且在可控核聚变发电没有普及之前,人类对氚的需求量又比较少,除了造氢弹就是做核聚变实验,一次核聚变实验才用那么几克甚至几毫克,两个都不可能形成不了产业链。

    其实核聚变最适合的燃料,还是氦-3,

    但这玩意月球上才有,人类目前还没有能力开发。

    所以说,可控核聚变的难度对于目前的人类来说,简直就是地狱难度。

    康驰也只是抱着先试一试的态度,看看以现有的条件,有没有可能实现初步的可控核聚变。

    哪怕搞不定,应该也能找到点原因,

    无论是现在就解决,还是暂停实验研究,等以后他腾出手后再来慢慢解决,也肯定比现在这么搞更有方向性和效率。

    虽然康驰不知道国家在可控核聚变方面的具体投资是多少,但光是ITER项目就高达200亿欧元(约合1500亿RMB),华国占据了9%的份额,这就是135亿。

    而除了参加ITER项目,华国还有足足16个大型核聚变实验装置,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己建的,总投资至少也是万亿级的。

    关键这还是個无底洞,谁也不知道还要烧多少钱。

    本来大家的压力就大了,如果因为无人机航母计划烧钱,而大幅度的降低生活水平,多少还是有点负罪感的……

    如果能从别的地方省点钱,就能少降低百姓的生活水平了。

    ——

    康驰此时还留在西部,处理演习后的相关事务,同时向相关研究机构,交接研究资料。

    而回到燕京的三位长老,在暂时处理完可控核聚变的‘暂停’事宜后,又开始参与了科学界的另一个重大事务。

    从五月份初步提名后,经过了五个月的遴选,备受各界瞩目的华国2025年院士增选,也终于进入了尾声。

    第二轮评选结束后,最终的候选人名单终于定了下来,随后工程院和科学院就开始筹备起了院士大会,准备进行最终的投票选举。

    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泰山北斗们,也都开始齐聚燕京。

    康驰自然毫无意外的,进入了最终的候选者名单。

    在西部交接完装备和资料后,他立即就接到了两院的通知,邀请他以最终候选者的身份,参加今年的院士大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