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章节被审核了,我去找编辑解开)

    对于咸丰这个皇帝,这个人很难哄,但是也很好哄。

    此人傲娇,顺着他就容易哄了。

    肃顺就是这样做的,对着皇帝又哄又骗,使得皇帝对他言听计从。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肃顺有很多本事,完全施展不开。

    肃顺也是改革派,尤其是对旗务,几次三番想要动手,却都做不了,只能拼命去扶持曾国藩等汉人。

    咸丰此人,一旦把你当成自己人,那就什么都好。

    比如杜翰,工部在这次的皇陵坍塌时间中过失,里面存在的贪腐和偷工减料,皇帝真的不知道吗?他多多少少肯定是知道的,但是杜翰又是他绝对的心腹,自己人。

    所以也就装着糊涂过去了。

    而且,当时解开这件事情的苏全,也算是皇帝的自己人。

    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时候,皇帝还是选择了杜翰这个手心,把苏全停职在家。

    直到苏曳江西大捷的消息传入宫内之后,皇帝才恢复苏全官职,并且下旨彻查工部贪腐。

    皇帝和苏曳相处这两三年,也是互相拉扯的两三年。

    一开始皇帝还不觉得,后来渐渐发现了,苏曳表面看上去顺从,但实际上很强硬,甚至每一次都会逼迫别人退让,包括他这个皇帝。

    训练新军一事,皇帝并不是完全赞同,但却被苏曳引导同意了。

    新军兵变一事,包括最近他要做江西巡抚这件事情。

    只不过苏曳的手段非常高明,使得看上去完全是皇帝自己的意志。

    而且苏曳确实厉害,只要他出手,就能挽回局面。

    所以,皇帝也一直信任他,宠信他。

    但是最近,苏曳要办工厂,办洋务。

    这就有些触犯到皇帝的逆鳞了。

    其实,皇帝并不太知道办工厂办洋务会导致资产阶级崛起,会削弱皇权,会导致地方财权自主等等。

    但他本能地排斥。

    他和父亲道光一样,排斥那种比较大的改变和颠覆。

    觉得新生事务越大,对皇权的威胁就越大,这也是满清皇帝守旧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他们本能的嗅觉。

    苏曳当然很明白这一点,所以没有直接上奏章,而是让肃顺转交,这样他和皇帝之间也能有个迂回。

    皇帝一开始也是高兴苏曳的懂事,这样他就不需要直接拒绝苏曳了。

    开口让内务府拨款七十万两,然而口惠而不至。

    就是想要让苏曳知难而退,好好在江西练兵,早日帮他剿灭发逆。

    所以,当寿安公主邀请蒙古王公家眷的时候,皇帝也让人隐隐透露出口风,表示不支持苏曳办工厂。导致寿安公主找蒙古王公筹款铩羽而归。

    本以为苏曳这下子应该知难而退了,却没有想到,苏曳发动了京城十几万普通民众。

    最后,造成了一股巨大的风潮。

    人人争先投资他的工厂,人人争先把银子借给他。

    如此一来!

    就算是苏曳带着十几万人的民意,裹挟朝廷了。

    苏曳办工厂,就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了,而是京城十几万民众的事情了。

    很多人一辈子积蓄都投入进去了。

    这个时候,谁能叫停?

    肃顺是绝对不可能做这个坏人的,唯一能叫停的只有他这个皇帝。

    但是,皇帝也没有这个魄力。

    所以他很不满苏曳,觉得对方在逼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