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定调。

    边打边谈,先打后谈。

    这一点,依旧大致维持了原有的历史轨迹。

    朝廷用最快速度决策之后,立刻派遣钦使去天津!

    …………………………………………………………

    直隶总督谭廷襄很快收到了京城的旨意。

    要打出威风,打出气势,这样才能在谈判桌上得到相对的主动权。

    谭廷襄顿时头皮发麻,但也只能服从。

    而且朝廷那句话说得对,战舰上不了陆地。

    于是,他召来了天津绿营,天津海防,天津新军的主帅,传达了朝廷的旨意。

    重点就突出一个字:打!

    先打出优势,再为谈判造势。

    新军主帅荣禄返回新军兵营。

    此时,他手中已经有两千五百名新军,而且训练已经将近一年时间了。

    总体而言,甚至比之前苏曳的新军训练的时间还要长。

    此时,他的书房内有四个人,奕劻,伯彦讷谟祜,德兴阿。

    德兴阿接任了苏曳的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后,接下来僧格林沁就为他经营一个实职,密云副都统。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要为自己儿子伯彦复出做准备。

    但僧格林沁还是很聪明的,先努力让德兴阿和翁同书复出,把自己的儿子放在最后。

    而且现在苏曳还没有彻底倒霉,等到皇帝彻底对苏曳动手后,就是他儿子伯彦正式复出之时。

    但是这也不耽误他把伯彦安排到天津新军身边。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荣禄作为新军帮办,毕竟是文官,他没有打过仗,所以最终新军的主帅,僧格林沁还是让儿子伯彦担任。

    荣禄道:“现在怎么办?朝廷说是边打边谈,先打后谈。传达到直隶总督府这边,就是先别想着谈,先想着打,拼命打,用力打,打出大清朝的威风。”

    “今天的议事,直隶总督谭廷襄对我们新军,充满了巨大的厚望,想要让我们顶大用。”

    “接下来什么决策,我们议一议?”

    荣禄的话说完之后,目光望向了伯彦。

    这意思很清楚,尽管你现在还没有复出,但你的意见还是非常重要的。

    奕劻和德兴阿,也依旧没有说话。

    尤其德兴阿,完全仰仗僧格林沁才重新做上的副都统,当然完全遵从伯彦的意志。

    伯彦讷谟祜陷入了沉默,进行了思考。

    对于他而言,当然希望一个华丽的复出之战,带领着天津新军取得一个华丽的胜利,彻底把苏曳压下去。

    但是现在的他不一样了,之前在扬州之战,他犯下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投机和冒进。

    这才使得他这个堂堂的亲王府世子,落入今日的境地。

    若不是苏曳倒霉,他的复出还遥遥无期。

    这一次,他就必须慎之又慎了。

    足足好一会儿,伯彦讷谟祜才开口道:“首先,我们要领会朝廷的意志,究竟是以打为主,还是以谈为主?”

    副都统德兴阿道:“只怕是谈。”

    当然是谈。

    打,就是为了谈。

    伯彦道:“既然是为了谈,那就打得不彻底。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次洋夷来的庞大的舰队,我们新军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有效。”

    “所以,我建议天津的新军,既要参战,但更要保存实力,在未来关键时刻大用,更加合适。”

    伯彦说完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