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皇帝问道:“那是以太后为主,还是以辅政大臣为主呢?”

    苏曳道:“以太后为主。”

    皇帝道:“就是说,让女子干政?”

    苏曳道:“是。”

    皇帝道:“可是,大清祖制,女子不得干政。”

    苏曳道:“世上哪有两全法。”

    这个问题,苏曳依旧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

    但皇帝要听的,不仅仅是这个答案,大概还有苏曳未来的路径。

    皇帝道:“肃顺、奕、端华、载垣、这几个人中,会出鳌拜,会出多尔衮吗?”

    苏曳道:“奕成不了多尔衮,但是肃顺能成鳌拜。”

    “当然,他也有缺点,他打不了仗,所以他成不了完整的鳌拜。”

    皇帝欲言又止。

    他当然是想要问另外一个问题,那你苏曳呢?

    是鳌拜,还是多尔衮?

    但是,不能这样问。

    两个人已经牛逼到打明牌的地步了,苏曳已经坦诚得可怕了。

    再逼问下去,两个人都在锋利的山尖上,下不来了。

    所以,皇帝在这个问题上,又停了下来。

    “在黄鹤楼上,曾国藩念出了你的词,其实居心叵测。”皇帝道:“他是在提醒朕,或者说让朕确定某种怀疑,毕竟伱做的那首词的格局太大了。”

    苏曳道:“我知道。”

    皇帝又问道:“那你觉得,未来曾国藩会成为心腹大患吗?他的湘军会割据天下吗?”

    苏曳想了一会儿,道:“曾国藩本人,会成为大患。但是他颠覆不了局面,也无法彻底割据。”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道:“朕指的是,在没有你的情形下,就是正常的朝廷运转环境下。”

    苏曳道:“我说的就是在没有我的朝廷。”

    “哦。”皇帝道:“那朝廷还是有些本事的,能够解决掉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但是,你刚才仿佛意犹未尽。”

    苏曳道:“朝廷能解决曾国藩,但是却解决不了他那一群人。”

    皇帝道:“就是权力汉移,不可阻止对吗?”

    苏曳道:“是的。”

    皇帝道:“是因为朝廷没钱吗?”

    苏曳道:“倒也不是朝廷没钱,朝廷会莫名其妙变得比较有钱的。”

    皇帝道:“为何?”

    苏曳道:“因为和洋夷签订的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会导致很多银子进入中枢,而损了地方。”

    谈到这里,皇帝就听得稍稍有些吃力了。

    当谈到权术的时候,苏曳随便的一句话,皇帝就能瞬间秒懂,而且能够看穿苏曳背后没有说出来的意思,看穿好几层。

    但是谈到经济方面的时候,他就有些困难。

    皇帝道:“也就是说,正常朝廷之下,权力向汉人移动的趋势,不但阻止不了,反而会愈演愈烈?”

    苏曳道:“对。”

    皇帝道:“哪怕发逆被剿灭了,捻匪被剿灭了,很多大权也收不回来吗?”

    苏曳道:“对。”

    皇帝道:“准确说,是可以用汉人换汉人。但无法彻底用满人换汉人,也无法用蒙人换汉人对吗?”

    瞧瞧,谈到政治权术,皇帝一下子就敏锐起来了。

    天下几个总督,渐渐全部都是汉人了。

    是朝廷不想用满人吗?不是的。

    历史上慈禧也用了同族的瑞麟做了两广总督,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