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人,视野不一样,阅读的代入感会有隔阂。

    晴晴修改之后,再交给洪人离进行第二次修改。

    这就有些为难洪人离了,她算聪明,也有一点学问,但可远远到不了这个级别。

    她只能从太平天国的思维和视野,提出观点,然后再让晴晴进行修改。

    就这样,苏曳赠书才正式成型,交给李秀成等人。

    所以,杀伤力是非常大的。

    这些书籍中,根本没有直接阐述太平天国的弊端,更没有攻击他们的错误,反而对他们肯定多过于贬低。

    但是读着读着,他们自己就能清晰地看到太平天国的错误、弊端,以及失败的必然性。

    真的太透彻了。

    当时李秀成看到的时候,几乎是夜不能寐。

    甚至,他也和陈玉成一样,本能想要烧掉这些书。

    因为,毁他道心,毁他信仰。

    但是,这些书非但不是在毁他的信仰,反而是在升级他们的信仰。

    苏曳在肯定他们,只不过从一个更高的视野,让他们看到对错,得失。

    让他们看到太平天国的幼稚性,初级性。

    李秀成、李世贤等人整整看了四五年了。

    而陈玉成,刚刚开始看,颇有振聋发聩,汗流浃背的感觉。

    朝闻道,夕可死也的感觉。

    这些书籍对于其他人,没有那么大的威力。

    但这群人,拥有特殊的信仰,而且进行了非常深入,长久的思考。

    偏偏,他们的思考是不透彻的。

    因为没有人从更高维度去引导他们,冯云山是这个思想体系的建立者,但他早早就死了,所以太平天国早早就失去了精神引导者,洪仁玕完全是半桶水。

    所以,太平天国的高层都面临着精神思维困境。

    他们深深觉得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是又错误百出,找不到出路。

    如同无头苍蝇,横冲直撞,看不到希望。

    而苏曳这些书籍,是几十名现代学者,通过太平天国的相关理论书籍,对他们量身定制的。

    所以,这还得了?

    陈玉成看完之后,就觉得可怕。

    怎么有人会这么聪明,这么高瞻远瞩,自己这些人思考不透的问题,完全一点就通了。

    自己能够感知到错误,但不知道错在哪里,为何错,又该如何修正。

    这些书籍都写得清清楚楚。

    真正的振聋发聩。

    关键是整个天下人都在否定太平天国的精神路线,都批判成了臭狗屎。

    一开始,太平天国的高层还能坚持己见,但是随着太平天国的命运走向凋零,他们也开始陷入了自我怀疑。

    觉得自己的道路是不是错误的,是不是永远走不通。

    他们坚持信仰,是因为这辈子为之付出了所有。

    否定信仰,就是否定自己的一生。

    但是苏曳赠书中,却高度赞扬了他们的精神思路。

    而且不是客套的,是发自内心的赞扬。

    马克思说太平天国是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特征的政权。

    所以,苏曳赠书中引用大量的马克思相关哲学,并且用这个时代的文字阐述出来。

    这种精神共鸣的威力,是非常巨大的。

    此时,陈玉成才知道为何林启荣,曾天养等人,一心向往苏曳。

    为何李秀成几乎不愿意和苏曳作战了,为何李世贤在嘉兴一战之后,直接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