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黑龙江,吉林,伊犁将军,宁夏将军几个部分都先不裁。

    但是,乌里雅苏台将军府也是边疆啊。

    苏曳道:“僧王,您有什么想法。”

    僧格林沁道:“我主持蒙古处和绥远处的裁军,但与此同时,我率领半个师的兵力,入驻乌里雅苏台城,驻防一年时间,等到新的军队练成时候,再派遣有关要员与我换防。”

    苏曳微微皱眉,这有些杀鸡用牛刀了啊。

    僧格林沁威望高,资历深,他是真的不舍得让他离开京城。

    苏曳想了一会儿,道:“除了您,还能想到其他人吗?现任的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如何?”

    僧格林沁道:“他不行。”

    苏曳道:“您说派遣半个师去乌里雅苏台城,我是绝对同意的,但是具体派谁去,我再思量。”

    接着,苏曳忽然道:“寿安公主可以吗?”

    僧格林沁微微一愕,一下子不知道作何回答,苏曳还真是天马行空。

    因为镇守乌里雅苏台的人,地位要非常崇高,单纯的将领还不够,还需要是一个政治人物,因为需要和蒙古诸部打交道。

    因为这个将军府,不但管军,还管政,虽然很多税都包给大盛魁了,但还是有很多事做的。

    寿安公主成吗?

    她身份肯定是足够高贵的,但毕竟是女人啊。

    但想了想,她还真的可以,因为这些年她不断奔走,充当九江经济实验区和蒙古诸部的桥梁,和大盛魁的北部商会关系紧密,而且因为和苏曳关系密切,派去驻守的军队也会服从。

    “还……真的可以。”僧格林沁道:“只不过那是苦寒之地,只怕公主不太适应。”

    而就在这个时候,太监成寿飞奔而入道:“懿王,僧王,太后娘娘有请。”

    苏曳和僧格林沁前往三希堂。

    此时,政事堂的其他几个人也已经在了。奕,周祖培,焦佑瀛。

    另外一位议政大臣,惠亲王绵愉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慈安太后道:“惠亲王,您作为皇室长者,这个时候请辞,是对本宫有什么不满吗?”

    绵愉叩首道:“老臣不敢。”

    不敢,那就是有咯?

    慈安太后嗅了嗅,仿佛空气中也有血腥气。因为不久之前,菜市口刚刚进行了一场杀头,杀了一千多人。

    这当然表达了苏曳的决心。

    你们不是想要试探吗?派出了一千多个底层旗人无赖,那就求仁得仁。

    全部斩首,明正典刑,表明了旗务改革的坚定决心。

    然后,绵愉就来请辞了。

    慈安太后叹息一声道:“老皇叔,现在是多事之秋,西太后又去礼佛了,皇上又还小,皇宫就剩下我这么一个女流之辈,您作为长者又怎么忍心离开中枢呢?就当是看在先帝的份上,再呆一段时间可好?”

    慈安太后这个态度,已经算是非常软化,几乎像是在哀求了。

    她虽然对政治不敏感,但是也大概知道,惠亲王绵愉的请辞会引起一定的连锁反应。

    尽管绵愉从来没有对旗务改革一事有过任何公开表态,但如果在位的话,就需要做事。而现在请辞,就是他在表明立场。

    不赞同旗务改革。

    绵愉道:“启禀太后,老臣年老体衰,已经不堪重用了。”

    慈安太后道:“那也不必请辞,可以在府中休养啊。”

    她依旧在努力挽留,然后朝着苏曳望来,你这个始作俑者,还不出来说话?

    “苏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