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果不其然,等王烨说完之后,会议室响起了一片错愕惊叹的声音。

    “什么?入股西屋?”

    “哈!果然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啊!”

    “这应该不太可能吧?人家西屋是美国公司,能让咱们入股?”

    “对啊,这怎么入股啊?”

    “关键就算是西屋公司乐意,美国也不乐意吧?”

    “王厂长,这个想法真的能行吗?”

    在一片的惊叹声中,不难听得出来的,几乎所有谈判团的成员,都被王烨这个大胆的想法给惊到了,同时也能发现,他们所有人都是保持着怀疑和不可能的态度,甚至没有一個人,愿意深入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一下,下意识的就认为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种情况也实属正常,毕竟国内目前依然保持着计划经济,同时实行着双轨制的经济制度,对于股份这些企业的运作方式非常陌生,国内的企业化改制和股份改制方案,也还在摸索中,大家本就不熟悉,更不用说是和美国企业打交道。

    此时此刻,听到众人的声音,看到众人质疑的表情,王烨深吸了一口气。

    其实从魏青山首长那里得到这个任务之后,王烨这几天时间一直在思考,究竟怎么进行破局。

    本质上来说,谈判和打牌是一样的,你出一张我出一张,一方面赌的是手里的底牌,一方面赌的是个人心态,王烨很认真的思考后发现,因为这是一个很突然的任务,并且不是联合体的布局,所以自己如果上了牌桌子,也就是充当了谈判负责人,本质上和目前的负责人,也就是二机部的杜主任几乎没有区别。

    因为底牌几乎是相同的,唯一可能有差距的就是心态,得益于自己对于正常时空历史的掌握,自己心态可能更扎实,也更坚韧。

    但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底牌不是很好,光靠心态是没用的。

    所以关于怎么破局,王烨苦思冥想,最终在离开燕京时,在见到朱丽叶的时候,听说她居然被解雇后,王烨脑海中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那就是如果问题无法正面被解决掉,不如想象办法进行迂回解决,甚至说,盘内解决不掉,那就搞盘外招!

    当然了,此盘外招非彼盘外招。

    最终,当王烨来到了美国,得知了之前的谈判情况,又参加了今天的谈判之后,王烨终于确定了这个方向,那就是光靠正常的招数,也就是光凭手里的底牌,这个局根本赢不了,也玩不下去,因为双方的意见差异是非常大的,几乎无法互相协调。

    国内想要技术,而西屋不愿意卖技术,如果卖技术,则价格国内难以承担,这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毕竟西屋包括技术的总费用是三十五亿,王烨就算是巧舌如簧,能谈到三十亿,距离国内的极限二十五亿还差五亿。

    更不用说,不管是多少钱,国内都不可能一次性支付,因为拢共从老美那里薅了一百多亿,这一次消费五十来个亿,总不能一半都拿去搞核电,这是不可能的。

    如此情况下,最终的结果就只有两个。

    要么,基本上放弃这次合作,就像是刚才杜主任说得那样,双方几乎不可能达成共识。

    要么,想想其他的办法,增加底牌。

    很明显,最终王烨选择了后者,而具体的办法,就是入股西屋。

    而且这并不是王烨的臆想,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王烨结合正常历史的发展,得出来的一个“相对最优解”。

    在曾经的时空中,随着国内改革开放,国内想要发展经济,在技术和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很多领域不得不想方设法的从外国引进,有些引进的是设备,有些引进的是技术,当然了,也有设备和技术一起引进的。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有两个国家,“事实上”对于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