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同日,庆功盛典在新落成的镇国楼里举行。

    皇帝未再露面。一切典仪,由皇太孙李诲代行。

    镇国楼前,文武百官悉数列位,西蕃、渤海、林邑、真腊、曹国、安国……众多的夷王国使和天下名士逾千人,各按其位,屏息立于楼前,等待吉时的到来。

    “当——”“当——”

    在镇国楼顶忽然发出的洪钟声里,殿门缓缓开启。众人相继入内。当那一幅传言中的壁画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画中,那一个由天神和人间共同构成的世界压顶而来。它巍然俯临万物,如真,又如虚幻。在场之人,无不被其无与伦比的气势所震,只觉目眩神迷,心潮澎湃,此时此刻,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心甘情愿地景仰,向这座日日夜夜受着众神眷顾的伟大皇城,献上他们心甘情愿的环拱和崇拜。

    在一阵屏息般的寂静过后,当中,一个不知是谁的白发名士忽然失声痛哭:“就是它啊!青山不烂,长安犹在!没有想到,此生我竟还能亲眼看它复现!我今死亦甘心!”

    泣声里,他扑地向画而跪。众人跟随,向着名画之下前方正中那一个空虚的高位,齐齐下拜。

    悠扬的雅乐声中,皇太孙李诲在宰相太傅裴冀的陪同下现身。他领众向那虚位再次行礼过后,入了设在旁的次位。

    礼官开始宣告封赐。

    令狐恭屯边多年,本就劳苦,此次战功显著,加光禄大夫,授兵部尚书之职,自今日起,入朝奉职。

    宋国公薛勉以功加封辅国大将军。

    宇文峙世居藩服,思禀正朔,正式受封西平郡王,蜀州刺史,左武卫大将军。

    贺都册西蕃王,威卫大将军。

    兰泰因协助平定西南叛乱有功,加忠武将军号。

    其余,除去那些获得赏金的不计其数的普通士兵,数以百计之人,因各自显功,也得以在今获得入内受封的殊荣,或为官,或赐爵,不一而足。

    这一场在镇国楼举行的庆典,每宣一项,便有礼官及时传报给在外的凯旋将士,以此夸耀功劳。在开远门的附近,自然也聚满无数见缝插针的长安民众。当许多来自西市的人听到顾十二因功得封六品昭武校尉,任金吾执官,爆发出了一阵欢呼之声,人人兴高采烈,与有荣焉。

    这一场庆典,一直举行到了黄昏。

    全部有功之人,皆受封赏。

    在最后的宫筵开始之前,所有人都以为,皇帝还有一道重要诏令要颁。

    这是一道特殊的,迟了二十年的诏令。

    今日,在这个场合颁布,应是皇帝最好的机会了。

    当初因何,烈士蒙冤,人人心照不宣。只要如今,列出一个可告天下的堂皇理由,朝廷还烈士以当有的英名,那么,在皇帝身后,史官的笔下,他将不仅有扫除丧乱、重固山河的武功,更具反躬自省、过而改之的圣人之德,足以登明君之列。

    镇国楼中,史官端坐一旁,提笔蘸墨,凝神聆听,正待继续录写最后一道诏令,不料,礼部尚书手中已是无诏,望向座上皇太孙,请他宣事。

    李诲迟疑了下,看向裴冀。

    裴冀神色平静,向他微微颔首。

    李诲一顿,压下心中疑惑,宣布开筵。

    盛典中最重要的此项如此终结,是许多人始料未及的。

    百官当中,一些亲历两朝之事的老臣,如郑嵩等人,无不面露失望之色。

    不止如此,随着此战的胜利和裴萧元名声广传,边军之中,他广受拥戴,在长安,封尘了多年的神虎军旧事,近来也重新成为了坊间议论的话题。

    酒楼茶舍,说到神虎大将军和八百英烈当年死战北渊的壮举,无人不是感慨,谈及崔娘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