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自己是何人么?我师徒专程绕来大都,不是为了同不相干的人说废话。”

    大汉见他小小年纪,词锋犀利,又察觉出灭决呼吸悠长,显然身怀高明内功,一时间摸不透他底细,也不敢拿大,呵呵一笑:“好说,好说!在下姓哈,忝为王府外务总管,王府中的武士都有哈某统领,诸位供奉凡有所需,也多由哈某安排,不知在下这微末身份,能否与贵师徒一叙?”

    “原来是哈总管。”叶孤鸿点点头,抱了抱拳,语气也客气了些:“既然是哈总管当面,我师徒自然无话不说。哈总管,这位师太乃是在下的师尊,江湖人称‘南海神尼’,小子姓叶,单名一个问字。”

    哈总管又抱拳道:“原来是南海神尼当面,久仰久仰。叶公子,不知你同我家小王爷,是何时结成了安达,神尼又是如何为我家王爷所礼聘?”

    叶孤鸿笑道:“哈总管,明人不说暗话,我师徒来得唐突,贵府心中有所嫌猜,也自难免,其中情形,小子自当一一告知,且请坐下细说。“

    哈总管见他一派坦荡,点了点头,拉张椅子坐在了对面。

    叶孤鸿收敛笑容,正色道:“数月之前,我师父机缘巧合之下,闻听了一桩绝大秘密,便收拾行囊北上,欲往雁门关一行,行经江州时,恰遇上小王子同一位丑大师,被一干江湖人围住恶战。”

    哈总管听得“丑大师”三字,心知叶孤鸿所言有所属实,神情越发严肃。

    叶孤鸿笑道:“江湖厮杀无日不有,我师徒身有要事,本也无意过问,偏偏同丑大师敌对之人中,有一位是我师父昔日对头,而他们出现在江州一带,着实蹊跷,只怕也是要去雁门关夺取机缘。”

    哈总管听得“夺取机缘”几字,眉毛一挑,听得更是入神。

    叶孤鸿放低声音道:“我师父发现是那对头,果断出手,她和丑头陀合力,将那人重创,对方见状只得逃走,我和小王爷也因此结识,彼此交谈之下,情投意合,于是结为安达。我将师父传我保命的天蚕软甲送了他,他送了我这个!”

    他解下腰间玉佩,在哈总管眼前一晃,哈总管眼神锐利,立刻认出正是他家小王爷随身多年的玉佩。

    哈总管久在府中,晓得这块玉佩乃是当年小王爷初生之时,皇帝特意赐下的美玉,王爷当时刚刚封王,聘来高手匠人雕成玉佩,小王爷自幼佩戴,从不离身。

    若是寻常情况,叶孤鸿说小王爷送此玉佩给他,哈总管多半不大相信,但按蒙古人习俗,结为安达时,两人互赠礼物,叶孤鸿既把师父送给他保命的天蚕软甲都送了出去,小王爷为人大气,回赠这块玉佩,似乎也理所当然。

    哈总管也是练家子,只听那天蚕软甲之名,便猜到多半是刀枪不入的柔软内甲,这等至宝,若仅仅从价值而言,怕是远胜于那玉佩,不由微微点头。

    叶孤鸿继续说道:“小王爷说我师父武功高强,他父亲见了一定欢喜,因此邀我师徒去往江州拜见了王爷,我师父施展了几手功夫,王爷果然大喜,当场便要聘我师父为供奉。“

    说到这里,叶孤鸿看了看灭决,摇头道:“只是我师父素来不爱同人交际,更不愿受世俗约束,况且又急着要去雁门关,因此拒绝了王爷好意。只是小子我自小随师父住在海岛,从不曾交过朋友,因此师父怜我,特意多留了两天,让我和安达玩耍。“

    哈总管点了点头,暗忖:罢了,原来这小子自小没朋友,我家小王子又是会交际的,怪不得他一见如故,把至宝软甲都送了出去。这尼姑看着好生冷漠,心里却也是疼爱徒弟的。

    叶孤鸿叹了口气,摇头道:“那日我安达问我,为何要同师父去雁门关?我自然不瞒他,便据实相告,不料他回头便告诉了王爷,王爷又来寻我师父,说若是那般机缘,着实非同小可,既然我师父的对头得知了赶去,焉知便没旁人也知晓?届时还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