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磁暴‘龙蜓’矩阵已就位!”

    “突破一组已就位!”

    “次声二组正前往目标位置!”

    “闪光三组正前往目标位置!”

    “......”

    厂房上空。

    杨锐的装甲头盔中不断响起提示。

    根据他的命令,

    救援行动组正在紧锣密鼓行动。

    而最先就位的,

    便是自己身前的2000架“磁暴龙蜓”。

    看着面前整齐排布的无人机蜂群,

    杨锐心生感叹。

    “龙蜓”无人机,

    又称为察打一体自杀式微型无人机,

    是林默科研中心空天装备分中心微型无人机研发基地的最新产出成果,

    在一个月前已经投入工业化量产。

    截至目前,

    华夏天军部队的5支轨道突击部队,

    已经列装了60%。

    从严格意义上说,

    无人飞行器的技术力并不算特别高。

    作为系统第二层就已经解锁出来的未来科技,

    直到大半年后才开始大规模列装,

    时间拖得已经非常离谱了。

    如果系统有KPI考核的话,

    林默是铁定得扣威望值的......

    虽说技术力比起“玄女”“昆仑”来说确实不算高,

    但“龙蜓”的科技含金量,

    也远远不是林默穿越之前那些无人机能比的。

    含金点主要在于,

    “龙蜓”能与昆仑二代装甲完美搭配,

    产生如虎添翼的效果!

    “龙蜓”的体积大概为成年男子的一个拳头大小,

    重量在5~10KG之间。

    每名身穿二代装甲的龙军战士,

    利用装甲背包可以足足携带100架“龙蜓”,

    通过装甲头盔中的智能AI系统,

    可对“龙蜓”无人机以矩阵编组的方式进行实时操控,

    实现对作战区域内定点目标的精准突袭,

    极大提升单兵的集团作战能力!

    是的,

    搭载了“龙蜓”无人机蜂群的昆仑装甲,

    能够单兵进行集团作战,

    就是这么离谱!

    当然,

    集团作战还需要考验不同环境的作战能力,

    功能也不能太单一。

    目前,

    华夏天军部队实装的“龙蜓”无人机,

    除了多光谱传感、全息扫描、通信中继、电磁干扰等基础功能之外,

    还根据作战用途搭载了不同的作战武器,

    因此也分为多种型号。

    其中包括:

    搭载微型制导集束弹的“轰炸龙蜓”,

    共携带有昆仑装甲火力系统同款的9枚微型制导火箭弹。

    这种比电池大不了多少的微型火箭弹,威力却一点不小,

    可对足足十米直径范围的目标区域,实行覆盖式饱和轰炸。

    搭载磁暴震荡集束弹的“磁暴龙蜓”,

    共携带有9枚非致命的微型磁暴手雷。

    可通过非致命的电磁震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