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世代代给董某人打工。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半年过去了。

    这日,董璜正在那日,法正的信使却突然来报,江东平定了。

    董璜:???

    我就在这过日子,江东就平定了?

    董璜接过奏表,仔细看了一遍,这才了解了事情的始末。

    受到张任逼迫益州郡蛮族投降奉董璜为主的刺激,觉得平定牂牁郡的功绩实在拿不出手的黄权和副将们一商量,都觉得得立下更多的功勋才行。

    恰好交州刺史朱符因为父亲朱儁的立场而对董璜很不友好,真的派人骚扰了牂牁郡,这下子黄权便师出有名了。

    黄权以吴兰、柳隐指挥无当飞军为先锋,打穿了郁林郡。

    没有防备的朱符屡战屡败,被黄权一路推到了合浦。

    黄权亲自指挥,在合浦再次击败朱符,并趁势占据了合浦城,兵锋直指南海郡。

    不过这个时候,黄权兵力不足的问题也体现出来了。

    一个郁林郡差不多就有后世广西的面积大,就算是再地广人稀,黄权的这点兵力也遮掩不住。补给线和后路随时都可能被切断。

    再加上交州土霸王、交趾太守士夑出兵,被断后路的风险急剧飙升,黄权这才不得已要援军。

    如果要不到援军的话,黄权可能不得不退回郁林郡,守住已有的战果了。

    不过,士夑却比黄权想象中的鸡贼。

    士夑有野心,又深知自保之道,既不想得罪朝廷和朱符,更不想得罪董璜,去当出头鸟,所以他的军队只是驻扎在那里,也不去断黄权后路,也不围攻黄权,只等黄权和朱符分出胜负再说。

    结果他这一等,就等来了兀突骨的藤甲兵。

    士夑大败投降,兀突骨和黄权合兵一处,大败朱符,攻入南海,南海郡大族选择绑了朱符向董璜军投降。

    等法正主力进入南海郡的时候,交州已经名义上平定。

    法正采取既定的平蛮策,“神兽”出面又以鬼神转世之说忽悠,让不少蛮夷越僚相信了董璜是天帝转世是蛮夷越僚天定的王。

    其他不信的,法正采取远交近攻分化拉拢的策略,将几个主要闹事的部落屠灭,然后将战利品全部分给了有功的部落,这下子,让法正的威望急剧飙升。

    很快主要交通线、城市边缘的异族,至少名义上已经臣服。

    随后,法正让黄权领兵在交州修整、镇守,并保证大军后路,同时重用士夑等本土大族,稳定后方,之后,放弃了兵家不争之地,由豫章郡北上。

    豫章郡属于扬州刺史部,此时的扬州刺史是陈温。

    陈温是一个倒霉蛋儿,扬州被袁术看上,州治寿春成了袁术的都城,陈温只能够躲在庐江附近,依托庐江太守陆康与袁术对峙。

    历史上差不多这个时候,陈温就要被袁术打死了。

    但这个时空,袁术的地盘儿被袁绍看上,袁术的手下又杀了曹操的全家,导致袁术正在被袁绍和曹操暴揍,这才没顾得上陈温。

    陈温看到袁术自顾不暇,于是集中江东兵力,想要趁机夺回寿春,以至于江东一片空虚。

    法正在轻取豫章郡后,总算得知了江东兵力分布,立马加快了攻城略地的速度,以秋风扫落叶的态势,迅速抢占了丹阳郡、吴郡的要地,法正则亲自驻扎秣陵,整备军马,重点准备水军。

    在江南地区,没有水军是最大的劣势。

    然而,水军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法正的水军还没有头绪,终于反应过来的陈温在水军的帮助下,从合肥出发,顺流直下,没有强攻秣陵,而是逆流而上,在法正军的薄弱处柴桑登陆,想要断了法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