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这天下,想要看您与太子笑话的人可不在少数。”

    姚广孝说罢,朱棣也想起了今日消息走漏的事情,不由的冷静了下来。

    “您实际大可不必急于求成。”姚广孝说着,朱棣却反驳道:

    “俺今年四十二,可身子还算健朗,老二却已经二十二了,若是他急于求成怎么办?”

    朱棣所说的“成”就是皇位,显然还是不放心朱高煦。

    “若是真的急于求成,去年这个时候,您就坐不上皇位了。”

    “何况就太子这一年的所作所为来看,他行的是坦坦荡荡的大道,不可能逼您退位。”

    “他若是真的要想皇位,不用贫僧提醒,想必您自己也能想到。”

    “此外,贫僧再说最后一句。”

    姚广孝看着朱棣,手中佛珠盘算:“太子的所作所为,所得功绩无疑都会被史官算在您的头上,后世人只会知道您父子二人关系和洽,您知人善用,如此才让天下太平。”

    “至于太子的功绩,也必然要等他登上皇位,才会被天下人所熟知。”

    “用好人,便是彰显您功绩盖过建文,不逊太祖高皇帝的最好做法。”

    “想当年的唐太宗、汉武帝、太祖高皇帝即位称帝后有几人亲征?”

    “可到了最后,功绩还不是算到了他们的身上。”

    “陛下的执念太深了,有的时候太子说的并无问题。”

    姚广孝清楚说出了朱高煦与朱棣争吵的问题所在,朱棣听后立马起身,左右渡步。

    “俺让你打探消息,没让你打探到俺身边。”

    “俺现在要的消息,是……”

    “御史车舒。”姚广孝盘算着手中佛珠,轻描淡写的说出了胡纶与纪纲都还没找出的消息。

    朱棣愣了愣,显然没想到姚广孝速度那么快。

    只是不等他开口,姚广孝便开口道:“他只是被推出来的小人物,陛下想杀或者不杀都可以,关键是要解决江东与浙东官员的不满。”

    “沿海商帮自前元时期就存在,到了如今繁杂的足有数百支,每支都各自资助家乡子弟,子弟成材为官后也开始帮衬。”

    “不止是文官,许多武官和勋臣也收受了钱粮珍宝。”

    “下东洋和下西洋一旦成功,那将彻底断绝沿海商帮的后路,此事牵扯的人太多,您还是小心处理比较好。”

    姚广孝不仅为朱棣揭开了今日之事的面纱,还一举把事情从头到尾的说了个清楚。

    他没有具体说某一人,或者说他很清楚,权力可以是自上而下,但也可以是自下而上。

    杀一个人,并不能很好解决这件事,而若是要全杀,大明却没有这个底气。

    因此这件事想要处理,只能搪塞着糊弄过去。

    “沿海商帮的事情,老二与我说了……”

    朱棣重新坐下,将朱高煦想要将南洋和东洋设为官营贸易区,将小西洋设为民营贸易区,并在旧港统一集中收税和查验的事情给一并说了。

    姚广孝听后,手中盘算的动作慢了下来,过了片刻才开口道:“如果这么做,沿海商帮内部想来也会产生分裂。”

    “沿海商帮之中,江东与浙东主要经营东洋贸易,次要经营南洋贸易,而闽粤则是主要经营南洋贸易,次要经营西洋和东洋贸易。”

    “如果朝廷把这三处的贸易都吃干抹净,那沿海商帮必然死路一条,可如果留下西洋贸易,那反倒会让沿海商帮看到希望。”

    “哪怕这条生路有很多限制,但只要能活下来,他们便不敢如此坚定与朝廷对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