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颔首,随后对朱高燧开口道:“去和你们百户官说吧,便说你的参训到此为止了。”

    “好!好!我现在就去!”

    朱高燧频频点头,转身便一路小跑向操场而去。

    待他走远过后,朱高煦才苦笑看向一旁的朱棣:“您何故吓他呢?”

    “你吓他比朕厉害多了。”朱棣脸上的失望不见,只剩下笑意:“你说的倒是对,老三确实听话了不少。”

    “只是这次过后,不知道他还会不会继续犯事。”

    “即便犯事,也应该有所收敛才是。”朱高煦附和一声,对于朱棣的想法不由叹气。

    朱棣和老朱一样,他们都知道自家儿子什么做得对,什么做得错,但就是狠不下心收拾他们。

    朱高燧年纪还小,还能改正,可朱高煦的部分叔叔已经长成,他们犯的那些混账事,已经足够让朱高煦厌恶了。

    “走,去前面看看你的兵马。”

    朱棣抖动马缰,朱高煦闻言也跟上,同时更正道:“是陛下您的兵马。”

    “随你怎么说吧。”朱棣懒得与朱高煦争辩,因为他发现自己确实辩不过这个老二。

    “列队!”

    “哔哔——”

    当看到朱棣与朱高煦策马而来,加上朱高燧激动小跑,负责指挥这近万人的李失、李齐二人便吹响了木哨。

    “李失,我二哥说我的参训结束了!”

    朱高燧激动跑来,没了以往的趾高气昂,只有激动和高兴。

    “既然如此那就去换衣服吧。”

    李失闻言也没多说什么,平平淡淡的回应,就好像朱高燧是个可有可无的人一般。

    这样的反应,让朱高燧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空落落的。

    只是一想到可以回王府,继续做自己的赵王,他还是脚底抹油般的往大教场的屋舍方向跑去。

    在他刚刚离开不久,朱棣与朱高煦也来到了李失、李齐二人面前。

    “陛下万岁,殿下千岁……”

    二人带头作揖唱礼,紧接着木哨声响起,近万兵卒纷纷唱礼。

    “好!”

    朱棣翻身下马,走到了前排的一个十八九岁年轻兵卒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一支女真?”

    “回陛下,我的汉名是吴孟,以前的名字是莫日根,是北山使鹿部的人。”

    那年轻兵卒用还不是太熟练的官话说着,朱棣一听便知道他是刚刚被调到京城不久的兵卒,见状他也好奇询问道:“你们使鹿部的人,真的训鹿、养鹿,用鹿来乘骑?”

    “回陛下,我们训鹿也养鹿,不过鹿只用来在冬季拉车的。”吴孟回答着,朱棣闻言也点了点头,捏了捏他的胳膊。

    “好,足够壮实。”

    他很满意类似吴孟这样的兵源,倒是朱高煦翻身下马后上前询问道:“北山诸部的日子现在过得怎么样,都搬出来了吗?”

    “回殿下……”见到朱高煦,吴孟显得有些激动,整个人都站的笔直了不少。

    “北山好多部落都南下接受了招抚,辽国公(孟章)把我们安置在了肇州城到安东城、黑水城之间的水驿,依托水驿给我们修建房屋。”

    “如果有部落愿意开荒种地,他就给我们带来工匠和水泥,让我们可以修建水利,耕种一些坡地。”

    “如果不愿意开荒种地,还是想继续像以前一样狩猎,那就继续狩猎,但家里得出一个男丁当兵,不过我们的粮饷都会送回家里,让家里即便打不到猎也不至于饿肚子,军饷则是留下给我们自己花。”

    “我南下的时候,听说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