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归能扼制些。”

    朱棣捋了捋大胡子,随后便抖动马缰,向着前方赶去。

    解缙等人见状,即便再怎么不情愿,却还是得跟上去。

    风沙过去后,明军的队伍重新掌握了前进的节奏,努力朝着目的地稳步前进。

    在这片广袤而又荒凉的草原上,他们迎风前进,一连数日,直到五月十八日才总算抵达了兀良哈秃城南边。

    朱棣拉开望远镜看了眼情况,随后等待塘骑回报。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待塘骑确定了没有埋伏,朱棣才指挥三万大军前往兀良哈秃城扎营,同时对李失、李齐二人吩咐道:

    “按照时间,孟章应该带人早早在东南的恼温江等着了,你们派人去传他,并运送粮草前来兀良哈秃城。”

    “臣领旨!”

    面对朱棣的吩咐,李失与李齐各率千余马步兵向东南奔走。

    由于时代水文不同,加上恼温江常年泛滥,故此现在恼温江距离兀良哈秃城更近,不过二百里的路程。

    朱棣瞧着二人率兵脱离大军而走,便也指挥徐增寿、李远等人率领军队在兀良哈秃城扎营,同时派出军中户部的官员,让他们率领兵卒去丈量兀良哈秃城外的耕地有多少。

    他亲自率军进了兀良哈秃城,瞧着那与六年前毫无变化的城池,他不由得想到了当初自家老二逼他造反的事情。

    “俺若是当时动手,恐怕结局就大不同了……”

    想到现在天下的兵权情况,朱棣啧啧几声,倒也没有过多纠结。

    毕竟在他看来,即便朱高煦想要他退位,也不可能在现在这种节骨眼上开口。

    朱棣估计等自家老二的四川新政试点成功,并且进而在天下推行新政的时候,恐怕那小子就会想着皇位了。

    “俺又还能活几年呢?”

    朱棣抓抓大胡子,不以为意。

    南边的事情可不是那么好收拾的,没个十几年的功夫,哪有那么容易。

    十几年后,他都说不定快六十了,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还两说。

    这么想着,朱棣也走进了被收拾好的一间木屋之中,等待着东南的消息。

    也就在他等待的同时,李失与李齐带着两千女真马步兵狂奔,第二天便与孟章放远的哨骑碰了个面,并在哨骑的引路下前往营地。

    第三日正午,当他们顶着大太阳来到恼温江不远处时,距离恼温江约十里以西的一座营盘便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两千马步兵在李失和李齐的率领下,直接冲向了那处营盘。

    “鞑子来了!”

    “不要惊慌,是自己人!”

    营门外,延绵十里的运粮民夫队伍发出了惊恐声,作势便要逃跑,好在被明军勒止了行为,这才没有爆发营啸。

    李失与李齐隔着老远便见到了那混乱一时的民夫队伍,不由放慢马速,在营盘不远处翻身下马,一路快走而来。

    与此同时,营盘内也策马而出百余道身影。

    作为辽国公的孟章率领眼下的肇州卫指挥使甘越走出,并在距离李失他们不远处翻身下马。

    “孟章!”

    “好家伙,总算把你们等来了!”

    隔着十余步,孟章与李失他们就各自奔跑起来,双方激动的拥抱在一起,孟章还顺手锤了李失一拳,并抱怨道:

    “陛下让我们三日后出发,结果我们已经抵达此地六日还不见伱们踪迹,我正担心你们是不是遇到了胡人,便等到了你们的消息。”

    “遇到了沙尘暴,吃了一嘴的土。”李失解释了一句,随后便在兵卒端来马札之后,与孟章他们坐在了这水丰草美的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