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比较复杂,其它地方已经开发十分成熟,只是限制于人口不足和中央投入力度不大才没能发展起来。

    沐春、沐晟调不出,李景隆朱棣嫌膈应,剩下一个王瑄还在经营滇西,朱棣根本不会挑这三人。

    不过此刻的朱棣并非是一个人理政,也并非是理文政,而是武政。

    面对未知的东洋航道,胡纶头疼道:“日本局势还不明朗,平江侯他们暂时还不能返回,如果拖到四月以后,即便他们回来再出发,也会比计划落后一个月。”

    虽然贵州比广西更内陆,但汉人开发广西的时间却比贵州早了数百年。

    “殿下,现在我们该怎么做?”

    “平江侯按照您的吩咐,隐晦提醒了足利义嗣。”

    朱高煦回复胡纶,同时说道:“等沐春他们收尾返回南京,刚好我也可以讨论对广西改土归流的事情了。”

    胡纶解释完后,不由询问道:“殿下,若是关东和关西真的为了天皇的位置和足利义嗣争斗,那我们要出兵吗?”

    他应该庆幸自己为了获得大明承认,将军队从东海府撤军,不然两边一旦发生冲突,朝鲜恐怕会在很短的时间之中惨遭覆灭。

    “俺召了张辅、张纯、徐晟三人回京述职,准备带着他们和殿内的诸将北征。”

    站在一座超大型船坞面前,朱高煦看着手中的情报,点头之余忍不住询问起来。

    四年后,哥伦布获得西班牙王后的支持,西航发现新大陆。

    对于只有三四百万人口的朝鲜来说,十几万贯铜钱就足够缓解国内钱荒了。

    显然,朱棣知道殿内这群人都是突击类的勇将,不太适合节制三军,所以才会和朱高煦解释。

    “是,臣告退……”

    眺望大海,李芳远也没有着急回答,而是等待片刻后才说道:

    这次下西洋和下东洋的任务一旦结束,不仅能发现南边的南洲(澳洲),还能一举完成环绕航行地球一圈的丰功伟绩。

    胡纶作揖应下,朱高煦也坐上了步舆,在摇晃之中来到了西角门楼,瞧见了里面理政的朱棣。

    安平侯李远、武城侯王聪、靖安侯王忠、同庆侯火真、安远侯柳真……

    正因如此,大明的远洋贸易如火如荼进行之后,受其影响最深的朝鲜自然会跟着效仿。

    那样的画面,一定很有趣。

    因此在抵达木骨都束后,郑和舰队的规模便会缩减一半,真正能抵达东洲的也只有这一半人。

    他永远忘不了那被炮弹打得四分五裂的尸体,尤其是被视为国之重器的骑兵。

    “这算算时间,这次北伐和改土归流,与上次情况都差不多,不过这次西南的改土归流会容易些。”

    最后,郑和会带着各类种子与陈瑄他们一同朝着各自不同的方向进行返航。

    相较于金银贫乏的朝鲜,日本和大明能拿出的手笔就大得多了……

    “寡人要擢升你为昆仑节度使,准许你从国中选锋六百人,取库金五十两,银五百两,前往昆仑洲开采金矿。”

    他很清楚,固步自封只会被取代,当下朝鲜没有了敌人,武备严重松弛。

    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还不是一个国家,倒是葡萄牙正在组建葡萄牙舰队,试图征服北非的贸易中心——休达。

    全神贯注沙盘的朱棣突然听到唱礼声,一抬头,果然瞧见了走入殿内的朱高煦。

    朱高煦瞧不上这群人,如果不是大明的人口和移民政策得放到南洋和中南半岛,加上日本人口太多,土地太贫瘠,他早就出兵拿下日本了。

    “由于两脉都死在了京畿之地,关西和关东的各国守护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