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唏律律……”

    “吁!”

    六月十二,随着大批马蹄声出现在针叶林畔,马背上的朱棣不由眯了眯眼睛。

    四周的草原都有成片的针叶林,它们散落在这疆域并不算丰富的大地上,无法连成片,只能增添几分风景。

    “这里是哪里?”

    朱棣侧头询问,在他身后的阿鲁台策马上前回答:“这里是外剌北部的木伦一带,按照刚才马哈木他们的踪迹,他们应该没有向北继续走外剌城,而是折返向东前往色楞格河去了。”

    “木伦?”朱棣颔首,片刻后不由询问道:“古往今来,有人打到这里过吗?”

    “除了成吉思汗,没有人打到过这里。”阿鲁台毕恭毕敬的回答,朱棣听后也不免骄傲道:

    “这么说,我是第一个打到这里的汉人皇帝?”

    “回陛下,正是!”阿鲁台已经在长期的相处中知道了朱棣的性格,只能随着他拍起了马屁。

    他的话也让朱棣十分受用,朱棣大手一挥:“来人,将这块石头刻碑!”

    “臣领命!”孟章、王义等人纷纷应下,随后领军中精通石匠手艺的兵卒带上来,将一块矗立在树林外的一块石头上刻上一串文字。

    【永乐十一年六月庚寅朔甲辰,大明永乐皇帝逐胡至此】

    一行字刻完,朱棣也调转马缰向东边继续行军。

    此时他们已经进入了群山之中,但北国宽阔的山谷足以容纳数万大军赶路。

    朱棣派人告知阿力台及时南下与大军会师,自己则是继续带领四万余骑兵追逐马哈木而去。

    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太阳西斜,时间也步入黄昏。

    在大军追击路上,前方塘骑却发现了不一样的情报,并将情报带回禀告。

    “陛下,胡兵分两路去,一路数量较少,向北奔走,一路较多,马蹄、车轮凌乱,入前方山坳而去。”

    塘骑千户回禀朱棣前方探查消息,阿鲁台闻言也开口道:

    “向北的话就是逃往小海(贝加尔湖),向南方山坳的话,如果臣没有记错,里面是一个河谷平原。”

    “这种群山丘陵里还有平原?”朱棣好奇询问,阿鲁台则是颔首道:

    “这山坳之中有一个南北十余里,东西百余里的河谷,色楞格河穿河谷而过,每年盛夏秋收都有一些部落会前来驻牧围猎。”

    “不过进入这处河谷,需要走一处宽不过二里的河谷,走六七里才能出。”

    “臣担心那马哈木会在此处设伏,试图居高临下来威胁我军。”

    阿鲁台一副大明忠臣的表现,朱棣闻言却轻笑:“他想请君入瓮,那我就随了他的愿。”

    朱棣侧头看向孟章,对其吩咐道:“让阿力台沿着我们的脚步来,如果大军出现什么事情,让他包围山坳,别放跑瓦剌的骑兵。”

    “陛下,我们真要进去?”孟章和王义有些犹豫,朱能倒是一贯的信任朱棣,不假思索作揖:“臣愿率前军先入谷!”

    “好!”朱棣捋了捋大胡子,孟章与王义见状也纷纷无奈作揖应下。

    很快,四万余骑兵在朱棣的指挥下向山坳追去,并在黄昏下看到了那宽不过二里,长六七里的山坳口。

    大军警惕进军,但前方塘骑很快传来消息。

    “陛下,瓦剌部众向河谷东部迁徙,马哈木率胡兵数万屯兵坳口高丘之上!”

    当塘骑千户的回禀被诸将听到,他们纷纷皱起眉头,但朱棣依旧自信道:

    “放心,天色渐黑,他们不敢从高丘奇袭我们。”

    “大军迅速通过山坳,进入河谷与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