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胜还能忍耐着性子,但当他听到朱高煦与朱元璋、朱允炆在武英殿对峙的时候,饶是他这南征北讨一辈子的人杰,也忍不住的为朱高煦捏了把汗。

    “我……”朱高煦按照武英殿上的借口,重复解释了一遍。

    想到这里,朱元璋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朱高煦的背影,以及今日朱高煦与自己对峙时那坚毅的模样。

    只是这样的事情只有参与过西北作战的人才能了解,而老朱虽然了解一些,但毕竟不多。

    “即便别失八里能够供应,恐怕也难以长期保持,而我军以逸待劳,势当对其迎头痛击。”

    这样的变化,便是东宫太监及两名殿前豹韬卫兵卒都有些错愕。

    “云南那边来了消息,永昌、大理及元江、临安府境内又发现了五座金银矿和两座铜矿,这件事情你可知晓了?”

    朱允炆下意识看向朱元璋,却与朱元璋那目光撞到了一起,下意识转移了目光。

    暮鼓声已停,除非有大事,不然内外廷太监是不得出宫的,这也是朱高煦紧张的原因,毕竟今日他所做的事情确实有些逾越。

    “两位国公及诸位勋侯居功甚伟,理当颐养天年……”

    “难不成西边真的出了一个疯子?”冯胜忍不住猜想,可下一秒他便将这个想法抛出脑后。

    也在他往家里赶的时候,武英殿内也随着暮鼓声的敲响而开始散场。

    作为一个爷爷,他很喜欢朱高煦的那份坚毅和果敢,但作为一名皇帝,他很不喜欢朱高煦今日的作风。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后,受到牵连而被处死的人很多,而李善长与这件事情一直有牵扯,但结果是他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只要朱元璋下了杀心,他完全可以从傅友德和冯胜之中选出一人赐死。

    朱允炆的想法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步骤也没有问题,只是他的话说完后,朱元璋却未在第一时间回应他,而是继续保持沉默。

    自家那孙子的脾气和作风若不被打压几分,恐怕日后便无人能压得住了……

    “用一个郡王的位置,换二位多活一段时间,这笔交易难道不值当吗?”

    想到这里,冯胜沉默了许久,他没想到自己跟了朱元璋那么多年都没能看透他,朱高煦不过十五岁便已经摸到了他性格的边上。

    不管怎么看,朱元璋对李善长都已经算是仁至义尽,毕竟这十年他一直在为李善长扛着朝堂上的压力。

    “嗯……”老朱应了一声,紧接着交代:“这些地方蛮子甚多,汉民鲜少……”

    朱允炆高兴为终于能打压朱高煦而高兴,却又为朱高煦是否会一气之下回北方,致使自己失了他看山点矿的本领而难过。

    “伱明日代我上早朝,与百官们商量着如何来弄。”

    “况且,即便我这般做了,但具体结果如何,还是得看爷爷那边的压力。”

    只是这一次朱元璋还是赦免了李存义父子的死罪,并没有追究李存义及李善长。

    可是从朱高煦的暗示来看,朱元璋属于后者,他从心底来说,并不想杀冯胜和傅友德,就如当年的李善长一般。

    最后,朱高煦还是作揖应下了这份口谕,而他也没有流露出一丝想要快速逃离南京的举动。

    或者说,不仅仅是他,便是老朱也知道了朱高煦的想法。

    不过看着冯胜眼下的模样,朱高煦也没有浪费这个机会,假装自嘲道:

    朱允炆心里清楚老朱对朱高煦的喜爱,因此在他看来,这番话应该能说动他。

    “爷爷,那西虏即便想要侵犯我大明,却也要先过了别失八里那一关。”

    “我未来即便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