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将军牧守争夺地盘,有的依违于两大之间以观形势。

    以臧霸为代表的青徐地区的豪霸势力,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这支势力在汉魏之际的历史中若隐若现,二十余年里不时地起着作用,影响当时的政局。

    刘禅在魏国的间军司密探,早早的便知晓消息了。

    魏王曹操薨逝之后,驻屯洛阳的青州兵和作为臧霸别军的徐州兵发生骚乱,鸣鼓擅去,现如今,曹丕已经是不敢待在许都了,而是去了洛阳稳定局势。

    臧霸在青徐豪霸中地位比较特殊。他既同诸豪霸一样为青徐守相之一,又居诸豪霸之上总揽青徐。

    曹操遂割青徐二州附于海以委焉。

    所谓割青徐二州委霸,语意含混,只能理解为一种权宜处置。

    这种权宜处置,从臧霸说来,表明他在此二州具有强大的潜在影响,不这样就不足以安定地方;从曹操的角度说来,则表明他故作姿态,以求在扰攘之际暂时维持现状,稳定东方。

    青徐豪霸名义上是奉职天子,实际上则处于半独立状态,其中的昌豨(昌霸)或降或叛,反复无常,曹操屡加讨伐,这就是《后出师表》中所谓“五攻昌霸不下”的事。

    由被征服的黄巾组成的青州兵,与其主要成分为被收编的徐州黄巾的臧霸等军,性质和地位都很相似。

    不同的是青州兵已离青州地面,在魏武的直接控制下四出作战,独立活动的可能性较少;而臧霸等军则仍旧盘踞徐州,并部分地兼有青州,不受魏武的随意调遣,更有独立活动余地。

    曹操生前,这两部分军队尚能接受驾驭,未出大的问题;曹操一死,矛盾便立即爆发了。

    曹丕应变是否得宜,对局势将有重大影响。

    这是曹丕继位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

    而在竞争对手经历危机的时候,刘禅怎么能不加一把火呢?

    “可我等已经与魏国盟约,如此做,可会”

    坐在刘禅身后的阿会喃有些担忧的说道。

    为得刘禅信重,阿会喃可谓是豁出去了。

    认真识字,欲学那江东大都督吕蒙,给刘禅一个属于他阿会喃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震撼。

    对于手下军将如此上进之心,刘禅自然是大加赞赏,并且让阿会喃随侍左右。

    “将军勿忧,我等与魏国,乃敌国也!所谓盟约,不过是一张纸而已,魏国士卒损失良多,又逢曹贼病逝,自顾不暇,没有能力攻我荆州;而我等粮草不济,兵卒思归,又逢冬日大雪,不得而攻,是故盟约休战。待到能战之时,这盟约,又有什么约束力?”

    国与国之间,从来都只有利益。

    没有什么诚信的。

    刘禅轻轻一笑,说道:“若曹丕应对不当,以至于青徐之地生起兵祸,届时,便是我等攻伐魏国,将陛下‘迎’回来的时机了!”

    冬日攻伐,自然不好。

    无粮草,贸然出兵,一旦兵败或者被围,那便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但.

    若魏国真内乱了,刘禅便是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出兵魏国!

    大不了因粮于敌,再苦一苦荆州百姓。

    有时候,这种战机是千载难逢的!

    现在是曹丕未能坐稳魏王之位,等他坐稳了之后,这种魏国内乱的机会,那就没有了。

    对于魏国这种巨无霸,要想将他打趴下,不冒点风险,那是不可能的。

    一听到将有战事,阿会喃整个人都激动起来了

    “若有战,还请殿下命我为先锋!”

    刘禅轻笑一声,说道:“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