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许没有人会记住,汉武帝朝中谁当过丞相,但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太史公曾经写过《史记》,这便是书籍的魅力。

    “编撰农书,需要跋山涉水,汉中王傅年事已高,不适合担此重任。”

    吴懿眉头一皱,当即上前说道。

    对于这块香饽饽,吴懿也是要争一争的,相比较那些从战场上要搏命才能得到的功劳,这编撰农书,不仅轻松,而且还有名声,功劳也不比打仗来得少。

    如此清贵的工作,谁不争着,谁不抢着?

    便是作为尚书令,法正亦是上前说道:“编撰农书,臣下亦可为之。”

    见到堂下众人纷纷请命,颇有一种要打起来的感觉,刘禅将手一举,说道:“肃静!”

    这两个字说出来,堂下众人果然安静了,不敢再说一句话。

    “编撰农书,需要时间,需要精力,王傅年事已高,不适合当此重任,尚书令日理万机,亦是不适合做这件事。”

    闻此言,吴懿面露大喜之色。

    他们都干不了,那这件事不就是要交给我了?

    哪知刘禅再说道:“护军守护宫禁,护卫成都周全,责任重大,亦不可当此重任。”

    闻言,吴懿只得是面露苦笑之色了。

    三个要上前表现的人都拒绝了。

    那殿下要用谁?

    面对着众人疑惑的目光,刘禅缓缓说道:“负责编撰农书的,是诸葛军师。”

    诸葛亮?

    众人面色各异。

    不论是从资历来看,还是从能力来说,诸葛亮绝对能够领此重任的。

    而刘禅的话,并没有停下来。

    “协助诸葛军师编撰农书的,有费祎、董允、关兴、谯周四人。”

    费祎、董允、关兴、谯周.

    堂下众人默默的念着这四个人的名字,这心中的怨气,也就消磨干净了。

    虽然刘禅口头上警告过,汉中国中不能有派系之分,但也只是不能表现出来而已。

    实际上派系之分,并不会因为刘禅的一番话就消失了。

    还得看刘禅日后的动作,来抑制派系之分。

    诸葛亮、费祎都是荆州派的,董允是东州士,关兴是元从派,谯周则是益州本土派。

    汉中国的四方势力,都照顾到了。

    不厚此薄彼,众人自然也就没有意见了。

    虽然见如此清贵的功劳从自己面前消失,但不管是对于许靖还是对于法正、吴懿来说,也只是可惜而已。

    他们心中不甘,却也理解刘禅的选择。

    为何?

    毕竟新的领导要上台,自然是要将身边人提拔上来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莫不如是。

    众人屏气凝神,这封赏之事,编撰农书的事情都定下来了,那这南中的事情,又该派谁去呢?

    就此时,尚书杨仪手持笏板,上前一步问道:“不知殿下这南中事宜,要如何安排?”

    此话一出,众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刘禅身上了。

    在这个时候,刘禅倒是没有继续独断专行下去了,而是问道:“诸位有何良策?”

    功曹李恢连忙上前说道:“臣下曾去过南中,知晓南中之事,南中蛮夷已定,殿下也已经编户齐民了,只需要稳住当地蛮酋,给一些好处过去,则兴建马场养马之事,便没有什么阻力,开采矿山,更是轻轻松松。”

    有赖于刘禅在南中杀了个遍,不顺服的蛮夷,要么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要么便被打发成奴隶,加上无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