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万朝文人们看着这辛弃疾的一生也是满是同情起来。

    知道这位一生悲惨,可谁能想到,竟然惨到了这种地步?

    好不容易找到了大施拳脚的机会啊!

    眼看理想与抱负终于有机会实现,谁能想到会被那些奸臣给弹劾了?

    别说当事人了,就连他们这些看官都有些忍不住了。

    而无数心怀踌躇的观众们,却在看见那些弹幕的建议后生出了不同的心思。

    大唐。

    汾阳王郭子仪本来就处于纠结之中。

    那什么郭汾阳争夺家业的话题,实在太过敏感。

    哪怕宫中还没传出什么风声,但他却已经先生出了几分忧虑。

    假若朝廷下旨,要将他视为叛贼……

    到时候,又该如何是好?

    不如,趁现在手中还有些许兵马,为自己留个退路?

    愚忠什么的在他这边绝不存在,假如朝廷愿给他个善终的话,那一切都还有得谈!

    大宋。

    岳飞看到那条弹幕的时候,整个人的身体都紧绷了一下。

    可多年坚持的忠义,还是让他放弃了那一抹一闪而逝的想法。

    母亲刺在背上的字他从未忘过。

    当今陛下只是被逆臣蒙蔽了双眼,一切都还有机会!

    终有一日,他一定会带着大宋的士兵一路北伐,将金国尽数歼灭!

    可岳飞没注意的地方,在营帐外的无数将士们此刻早已哗然。

    是啊!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将军他已经平白遭受了那么多的冤屈。

    为何还要为了那忠奸不分的朝廷,拼死拼活?

    倒不如直接反了,让将军带着兄弟们将那群狗娘养的金国人全部都杀了!

    可他们又怎么会知道知道,岳飞背负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到底有多沉重?

    他若是会反,当初那十二道金牌令箭就不可能将他从前线劝下。

    更不可能束手就缚被关入大牢!

    ……

    【在高宗病逝之后,陈亮等主战派十分兴奋。首先亲自到建康(南京)、京口(镇江)一代考察地形,为北伐作准备;然后又第三次上书孝宗皇帝,筹划北伐大计!】

    【陈亮本想要求朱熹、辛弃疾与两人前往鹅湖一会,共同讨论北伐局面及自己的对策。当时,已有风闻朱熹和辛弃疾将被重新启用!辛弃疾是天下闻名的主战派,朱熹也是主张北伐收复故地的!】

    【二人极有影响力,只要二人重返朝堂,北伐大业必然可成。】

    【然而此时的辛弃疾已经经历了二十年的仕宦飘泊、6年的乡间退隐,加上岁月的无情侵蚀,已使他筋力衰退,兴味懒散。而朱熹则因为怕与辛弃疾过从甚密,引起理学同门周、王的误会,影响自己出山当官的前途,借故不来。】

    【辛弃疾的最后回词是一曲着名的小令《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203年,辛弃疾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1205年秋,又被罢官,辛弃疾怀着满腔忧愤回瓢泉。1207年秋,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这年农历九月初十,爱国词人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了人世。】

    《真正的遗憾往往就是这么悄然铸成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武第一唯有辛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